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地震报道的日子

(2008-05-30 16:13:53)
标签:

军事

分类: 编导手记

     亲历地震报道的日子

记者  张璐

   514,我和记者邓光辉接到了我们《军事纪实》栏目组交派的到地震灾区拍摄采访的任务。知道这个消息后,办公室的同事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保重”。

我们乘坐空军的运输机飞往成都的路上,大家聊天的焦点都是四川、都是汶川、都是“地震”。512日就像烙印一样,铭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地震”也从一种《国家地理》上带有神秘、学术色彩的自然现象,变成了一种震慑人心、惶恐、焦虑的身边灾难。我们周围的很多人、很多事都和它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是“地球”,它的一举一动都将主宰我们的命运。517日,我们摄制组深入到了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北川县进行拍摄。进入北川县城,我们看到的是废墟一片,在城门口还闻到了浓重的消毒水味。5米宽的巨石挡在破损的道路中央,山体塌方的迹象随处可见。当时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对“地震”两个字深恶痛绝!

第二天我们跟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队员进入北川的老城区进行搜救,亲眼目睹了历经117个小时,从废墟中营救出一位幸存者的全过程。在漫长而艰苦的营救后,一位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工作者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其实地震并不可怕”。他告诉我们,地震本来就是人类的朋友,就像人需要呼吸一样,地球也需要偶尔打喷嚏。如果地震永远不会发生,就说明地球死了,人类灭亡了。地壳运动会和地球同在,地震也会和人类共同生存。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就完全可以避免人身伤亡。也许楼房倒塌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人身安全是可以完全得到自我保护的。

我们翻看一下有关地震的书籍,便可以掌握很多应对措施,也就不用再有心理压力,担心地震的发生。

也许地震灾害,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不幸,但我们可以用知识作为武器,积极反应。相信重建家园后,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营造更加稳定、温暖的生活环境;相信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