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 |
分类: 典型篇 |
这是很平常的一天,但是对于新兵许三多来说却是他迈进绿色方阵的第一
步。这一幕新兵许三多和父亲的站台告别曾让很多观众热泪盈眶。
或许连这部电视剧的主创人员都没有想到,当《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中国大陆的同时,一部真实版的许三多正在沈阳军区隆重上映。这部大戏的男主角就是向南林。那么这位叫向南林的普通士兵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1999年12月22日这一天,在四川大巴山深处,二十岁的新兵向南林踏上了开往中国东北的列车。和许三多一样,九年前和家人的站台离别至今都让向南林记忆深刻。
火车快速的开出了大巴山深处,向南林这个从来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80后”山村青年一下子觉得新鲜起来。 第一次坐火车的愉快感受让向南林的心情很难平静,火车进入东北后,他开始期待火车能跑得再快一点,因为他急于知道那个对他来讲既陌生又新鲜的军营到底是什么样子。对即将到来的军营同样怀着急切心情的,还有《士兵突击》中的新兵许三多。初来军营的许三多第一次见到坦克,就下意识地做出一个举手投降的姿势,因为这个姿势,他给连长高成的第一印象就不是一个好兵。而刚从四川坐火车来到东北沈阳军区某部的向南林,却经历了比许三多还要尴尬的新兵经历。
分班结束了,所有一起参加入伍的同伴都被新兵班长带走了,向南林因为没有被念到名字被剩在了操场上,他成了一个“多余”的新兵。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这让新兵向南林突然间不安起来。
就在这样的忐忑不安中,向南林开始了他跌跌撞撞的新兵生活。而《士兵突击》中的新兵许三多也比向南林好不到哪里去,从踏进军营的第一天许三多就被认为不是一个好兵。他总比别人慢半拍,简单的队列动作对他来讲就像在演杂技,向南林和他一样,踢正步训练时他总是做不好这个抬腿动作,新兵班长曾对他大发脾气。
为了能把踢正步练好,向南林和许三多都有不甘落后的吃苦精神,他们都认准一个道理,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通过努力也能做好,大不了别人练习一百次的动作,他们练习一千次。此时的向南林就在自己的内心里暗自发狠:总有一天,我会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孬种。
和许三多执著的“傻”劲不同的是,向南林在练习中开始仔细琢磨,自己踢不好正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很快他发现不是自己要领不对,而是缺乏力度。于是为了增加腿部的力量,他特意给自己缝制了一个布沙袋绑在了腿上,无论踢正步训练还是跑五公里越野,他都给自己绑上,虽然五斤多的重量让他运动起来更加吃力,但是没过多久果然就见到了成效,在五公里的跑步中,他已经开始超越身边的战友了,这个变化也开始让连里的战友对向南林多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士兵突击》中的新兵许三多除了踢不好正步外,在很多科目上都是最后一名,向南林也一样,尽管想出各种办法提高自己的训练成绩,但除了在五公里越野上还勉强应付之外,在新兵抽考时的五个科目中他竟然有四门不及格。这样的成绩着实让新兵向南林开始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实现当一个好兵的梦想。
电视剧同期:“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这是《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反复说到的一句话。正如他说的那样,许三多一直在寻找“意义”,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许三多被分到了草原五班看守牧场,单调乏味的生活让身边的战友都意志消沉,但许三多却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儿,他第一个目标就是修路。
而向南林在新兵结束后被分到了某炮兵团修理班。本想成为一个驰骋北国疆场的勇士,却偏偏分到了枯燥的修理班,这让向南林很是想不通,但最终他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并决心成为一名真正的修理能手。他甚至开始幻想着有一天在一场演习中由于自己表现突出而成为英雄的情景。
这个曾出尽洋相的新兵蛋子许三多,自己默默地,一筐一筐,把捡的石子背回来,硬是用了半年的时间,铺了一条长长的路。因为修路,许三多在全团出了名,并被转到了装甲部队的钢七连。可是许三多哪样本领都不过硬,这让他有些抬不起头来。作为装甲车载步兵,许三多竟然晕车晕得厉害,而练习腹部绕杠是防止晕车的有效方法,于是他玩命似地做了三百三十三个腹部绕杠,打破了连队最高纪录,他却因此整整吐了两天。尽管这样,连长高成依然瞧不上这个兵,认为他不会有什么更大的出息。
而刚到修理班的向南林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局面,由于自己新兵时的“不良记录”,班里的同志并不怎么看好这个连踢正步都十分费劲的新兵蛋子。终于,向南林坐不住了,为了给大家证明自己是一个能干好工作的好兵,他一头扎进了维修训练车间。在操作间里,他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很多次在跟随老师训练时他累到流鼻血,这时的向南林没有去擦流下的鼻血,他认为战时不可能让你有歇下来擦鼻血的机会,鼻血流干了自然就不会再流了。
而据向南林的战友姜宝成说,向南林流鼻血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