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 |
分类: 演习篇 |
2007年10月20日,在南京军区某演习基地,阵阵坦克的轰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某集团军红蓝两个师各自布阵,一场规模浩大的对抗演习拉开了序幕。这是该集团军首次师与师规模的对抗演习,由于红蓝两个师都有着光荣的历史,而演习事关各自的荣誉,因而演习的气氛异常地紧张。
蓝军某团二营驻守在本方的西守备区,驻守区域内的宝塔山高地是蓝军的重要战略屏障,因为前沿的草庙至宝塔山一线是红军容易长驱直入的的坦克道,防守任务十分艰巨。进驻阵地后,二营下属各连开始抓紧构筑工事、设置路障。然而就在这时,五连指导员王荣发现前沿阵地上出现了一个可疑的人。
蓝军某团五连指导员王荣:
从他的形象,很直观的就告诉我们,比较可疑。第二个就是说发现以后,询问他的情况,他也是语无伦次,吞吞吐吐,对本地区的地形、村庄他也不怎么熟悉。
这个自称是当地人的青年,对附近的地形却显得很是陌生,这让王荣立刻警觉了起来,由于红蓝两军已经进入战前对抗阶段,双方的侦察人员都会向对方阵地进行渗透,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是红方的侦察员呢?
为了确认这名青年的身份,王荣专门带他到村里的前任支书那里进行辨认。
老支书和青年对话。
经过一番细致的询问,老支书认定这位青年的确是当地村民,但王荣还是放心不下,又提醒老支书打电话到青年所在的村民组进一步确认身份。
战斗还未打响,官兵们就变得如此警觉,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情形,那么,这次演习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蓝军师参谋长程友敏:
是首次以自主对抗的方式实施的对抗。
演习综合导评组组长顾中:
他们自主的就是定下决心,自主获取情报,自主展开行动,这个是以往从来就没有了。
蓝军师参谋长程友敏:
改变了以前纸上分析,改变了以前静止的这种状态。现在对手是活生生的,你要揣摩他想干什么,战场是活的,你要揣摩进攻方从哪个方向进攻,哪个方向是突破,哪个方向可以集中兵力。
根据演习任务,红军要在两天的作战时间里攻入蓝军核心阵地,而蓝军面对人员和坦克数量成倍于自己的红军,则要确保核心阵地的安全。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对抗演习,对于红蓝两军来说,不但是全新的挑战,更意味着谋略与能力的较量。
离交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侦察与反侦察、渗透与反渗透的展开,已形成了一场提前打响的情报战。除了派出大量的侦察人员进入对方阵地,红蓝双方还动用了包括无人机、夜视仪在内的各种先进侦察设备,战前的气氛愈发紧绷起来。
演习综合导评组组长顾中:
红蓝双方派出侦察兵,几天几夜野战生存,看到你那个阵地有多少人,马上发到自己的家里面去,而且24个小时全方位的搞侦查。
为了防止红方的渗透,蓝军在各个前沿阵地上都设置了侦察哨,对红方的渗透人员进行抓捕。果然,就在五连指导员确定可疑青年身份后不久,在二营的前沿阵地上,又一个情况出现了。
当天中午,警侦班长张继磊正在前沿阵地观察敌情,突然,一个身影进入了他的视线当中。根据这个人前进的方向,张继磊断定这是一名红军侦察员。一般来说,侦察人员常常是在傍晚或者夜间,才会渗入对方阵地进行侦察。而中午时分,红军侦察人员进行渗透的情况的确出乎意料,这时,独自一人的张继磊,能否接近“敌人”,并成功实施抓捕呢?张继磊悄悄地从后面绕了过去。
起身追敌并成功抓捕。
被抓的红军侦察员守口如瓶,张继磊只好将他带回驻地。
种种迹象表明,蓝军二营驻守的区域极有可能是红方重点攻击的方向,这让二营士兵们的情绪变得异常紧张和兴奋,构筑工事时也更加投入。
蓝军某团六连连长王艳:
底下好多都是大块的石头,大块的石头我们战士就是通过一镐一镐把它刨起来,好多同志手上已经磨出泡了,打出血泡了。
根据作战要求, 每个连要挖掘的战壕长度都在2000米以上,由于战斗明天就要打响,今天所有的工事必须要构筑完毕,虽然天色渐晚,官兵们仍然在夜色中忙碌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部队才收工回营。
10月27日一大早,演习场上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百米,红蓝双方的作战准备都已完成,战斗随时可能打响。
上午9时,当记者赶到二营所属的蓝军某团指挥部时,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情景,隐藏在树丛之中的帐篷空空荡荡,作战沙盘前也不见人影。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我们一路追踪,终于赶上了最后一批准备离开的团指挥部人员。
蓝军某团政治处主任:
我们现在要转移阵地,怕我们这个阵地被敌方发现。这个也是我们一个反侦察的手段,我们现在就是要秘密进入我们后备的指挥阵地。
原来就在昨天,团指挥部附近发现了红方侦察人员的踪迹。于是,趁着今天早上的大雾,团指挥部进行了迅速转移。
记者要求跟随去团指挥部,周主任拒绝。
蓝军师参谋长程友敏:
不仅要欺骗红方的侦察人员,连所有的上级机关、友邻部队,包括你们记者我们都要采取欺骗的方式,一旦指挥所被端了,那整个作战就没有头脑了,这是中枢神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指挥所的安全和隐秘。
事实上,为了迷惑对方,红蓝两军还设置了多个假指挥所和假阵地,以干扰敌人的耳目。
演习综合导评组组长顾中:
红蓝双方之间设置了大量的这样的假目标、假工事,这是以往很难想像的东西。蓝方的指挥所,团以上的指挥所,都设置了两到三个假指挥所。
蓝军师参谋长程友敏:
一开始就是假的,只不过在某一个阶段,战斗打响前,指挥员在那边进行了一些活动,暴露了一下,隐真示假。
事后我们得知,就在蓝军某团指挥部转移后不久,红方炮火就对该区域进行了覆盖打击,这次转移可谓十分及时。
就在后方指挥人员为战斗做着精心的设计和谋划时,在前沿阵地上,官兵们个个都是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出击。
草庙周边的阵地是二营的重点布防区域,由四连负责驻守,作为一个有着数十年光荣历史的红军连队,四连官兵们定下了决心,要全力以赴阻滞对方的进攻,并最大限度消灭“敌人”。然而,草庙一带防守区域广阔,而且红军的坦克和步兵数量都明显多于蓝军,他们能够完成阻击任务吗?
中午时分,战斗打响了。红军的步兵在炮火掩护下,迅速从西南方向对四连阵地发起了冲击,随后,红军的坦克也出现在了战场上。
蓝军某团四连二班班长桓秋实:
当时我很激动,来了那么多步兵,当时心里很激动,
蓝军某团四连九班班长吴海建:
非常兴奋,太兴奋了那个时候。
由于红军集中力量实施正面进攻,而蓝军兵力相对较为分散,根据原来的战术安排,四连逐渐从最前沿阵地向后进行收缩。
蓝军某团四连连长吴君伟: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主要是集中了我们左侧的兵力对敌人从侧后进行打击。
双方在草庙的村庄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攻防对抗,一时间红蓝两军的战士已成枪口相对,各不相让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