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村庄的来客》

(2007-12-26 11:14:56)
标签:

军事

    他是一名军转干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十次走进一个叫阿布洛哈的村庄,这个村庄为什么让他如此惦念?每次进村他又曾面临怎样的艰险?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军事纪实》12月28日周五20:03分播出

 

《特殊村庄的来客》

孩子们终于可以像山外的孩子一样有操场了

《特殊村庄的来客》

林川希望小学

《特殊村庄的来客》

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照相

   他是林强,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也是四川省著名摄影师,第二天他将带着关心阿布洛哈村的人们第十次走进阿布洛哈村。

四川省的大凉山主要是彝族群众聚居地,上世纪60年代,凉山州布拖县是麻风病的重灾区,麻风病是人类最早的瘟疫之一,患者毛发脱落,五官变形,手脚残缺。为了防止这种传染病的蔓延,当地政府把全县四百多名麻风病患者集中起来治疗,从而形成了今天的阿布洛哈村,阿布洛哈彝语的意思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村子又被称为康复村、麻风村。当年的患者虽都早已治愈,但由于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加之交通闭塞,这里的人几乎与世隔绝。

   一大早,林强和记者及关心阿布洛哈村的人们就带着援助的物资出发了,汽车行进了约九个小时后到布拖县的乌依乡停了下来,因为前面通往阿布洛哈村只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山路,必须徒步才能进村。就在从乌依乡出发时,大家发现林强的手里拿了一把很奇特的扇子。

镜头里的这个小伙子叫吉沙牛日,他就是给林强扇扇子的人。原来,一次林强到村里去的时候,天气十分闷热,林强的衣服几乎湿透,吉沙牛日看到后,便用捡来的老鹰的翅膀做了一把羽毛扇子给林强扇风。

进村的路是从海拔3891的阿布采洛山口下到村里,有10多公里陡峭的山路,落差两千多米。路宽不到两米,里侧是山岩,外侧是深渊。

听说林强要到阿布洛哈村来,一些村民和孩子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来迎接他。在行走大概三十分钟后人们发现了在一个山崖拐角处立着一块不同寻常的石碑,上面记录着林强和这条路的故事。

原来,在林强第一次进阿布洛哈村时,山路的崎岖然让林强决心加宽这条路,2005年他拿出了1万元钱,让村民们拓宽这条路。

走在这条两米宽的路上,路相对以前好走多了、安全多了,但林强仍然不停地提醒大家。

不习惯走山路的人们在村民和林强的带领下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了阿布洛哈村那么林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村民们对他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1954年,林强出生在四川省资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973年,19岁的林强穿上了绿军装,成为了成都军区政治部体工大队的一名田径运动员。并开始备战全国运动会。

在教练勉强答应他到集训队试一试的情况下,林强的训练更加刻苦。

1979在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的林强打破了四川省男子五项全能纪录和全军男子十项全能纪录。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1987年,入伍十四年曾当过运动员、战士、排长的林强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工作,全新的岗位并没有让林强感到迷茫。

   由于工作关系林强经常要去偏远山区进行体育教育情况调研,甘孜阿坝的自然风光让他深深感到触动。

    但怎么才能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林强想来想去最终想到了摄影。

    为了能把照片拍得效果好一些,林强咬咬牙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台专业的照相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的摄影水平越来越高,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拍摄的照片居然跟扶贫帮困联系了起来。

    2003年,时任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的林强,在凉山州布拖县调研体育教育情况时,偶然听别人说起阿布洛哈村的事,当他了解到那里的村民生产、生活十分艰苦时,林强准备进村探个究竟,但先后几次他却未能如愿。

由于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加之通往阿布洛哈村的山路十分艰险,当地很多人都没有去过阿布洛哈村,所以也没人愿意带林强进村。

直到一年后的2005年,林强才得以进入阿布洛哈村这个神秘的地方。

当过兵又是运动员出身的林强,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但他没想到第一次到阿布洛哈村自己差一点没能走下去。

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林强的双脚就开始疼痛起来。

  但林强还是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双脚更加疼痛。

  就这样,林强跟随大家一点一点地往村庄前进,而快到阿布洛哈村时一条上百米宽的大河横在他们的面前,要想过河就必须坐溜索才能过去。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徒步行走,林强终于来到了阿布洛哈这个神秘的村子。

为了能彻底了解阿布洛哈村的情况,林强决心住下来,村民们热情地让他睡到了村里条件最好的保管室里。

阿布洛哈村林强一住就是四天,和村民的接触让他下决心要帮助这里的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

在充分了解阿布洛哈村的实际情况后,林强马上萌生了要在那里建一所小学的念头。

为了能够使学校早日动工,林强还千方百计通过其他渠道筹集部分资金。

在林强第一次到阿布洛哈村的短短四个月后,阿布洛哈村的学校建成了,并取名为林川希望小学虽然学校建成了而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阿什吉日的退休老教师被林强的举动所感动,而主动要求来到阿布洛哈村的林川希望小学任教。

随后,另一位名叫梅觉色子的彝族大专毕业生也慕名来到阿布洛哈村的林川希望小学任教。

为了稳定师资,林强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800元钱补贴给这两名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