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学者甘阳曾说过:
“传统”是滚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在“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之中、创造之中,永远向“未来”敞开着无穷的可能性或说“可能世界“。正因为如此,“传统”绝不可能只等于“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恰恰相反,传统首先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的东西”---未来的人、未来的事、未来的思想、未来的精神、未来的心理、未来的意识、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一切。因此,“继承发扬”传统就绝不仅仅只是复制“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而恰恰是要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所未想,创造出“过去从未存在的东西”,从我们今日来说,就是要创造出过去的中国人不曾有过的新的现代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所谓“批判的继承”,也就并不只是在“过去已经存在”的东西中挑挑拣拣,而是要对它们的整体进行根本的改造,彻底的重建。
感觉这论述蛮投缘的,非常赞同!
但做到不易,多少人陷入传统的沼泽里,不管是创作者还是审视者,整个社会的审美结构和美学标准已经被传统套牢了,要打破要改造要颠覆,有点天方夜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