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点想法:
丹青先生早在他的《退步集》里就强烈呼吁,美术院校应取缔素描教学,取缔过重的机械刻板的艺术理论教育,他认为这一切只会束缚人的创造力,是浪费时间,应该让学生回归到原生态的写生创作中,用心灵去做画,用心灵去创造美,艺术没了创造,也就没了生命力。
想想,其实他说的很对,在我看来,他自己就是这种艺术教育制度培养出的代表人物,他自己也说他逃不出艺术体系教育的阴影,虽然现在他被热炒,但他的作品,我只能用技术一流来形容,因为其他的我感受不到太多,也许是咱欣赏水平太有问题,所以,准确的说,我更喜欢的是他这个人,挺刺的…
其实,我并不知道丹青先生的观点是否可行,单就绘画目的来说,我觉得还是不可以丢弃技术理论的.
说来也有意思,素描是绘画基础,很多人花费数年时间,去比划人体的骨骼、肌理、形体造型,无非是求逼真,可后来,毕加索用拆装变形的人体造型一下子就颠覆了它,带来了超现实主义艺术革命,而以凡高为代表的印象派画家们,几大笔就刷刷掉了传统的色彩技术理论,引来了色彩革命…等等,他们的颠覆行为给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创造延续了艺术的生命力…
如此,我又想表达什么昵,因为爱好而关注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又因为关注而思考和学习艺术范畴内的人文哲学,其实,画是什么。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挂在墙上不是画,画是一种创作活动,是一种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活动过程。
如果让我来说,那就是挂在墙上的是作品,而作品不是一般人可以画的,没有绘画技术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我大言不惭,信口雌黄了…纯属皮干没事找抽了....各位见笑吧,见笑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