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花和尚,没见过拽成这样的花和尚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唐代书法家,中国古典浪漫主义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留给世人的名气,一是醉僧,二是狂草。
自古僧界出狂人,怀素10岁出家为僧后,不坐禅、不念佛、不守戒,一日九醉,食鱼又吃肉,交结名士,其他啥也不理,只埋头于书法,根本就是一花和尚。
因为贫穷,他在自己的住处种植了一万多珠芭蕉,遮屋蔽天的“绿天庵”成了他练字的天地,他在芭蕉上、木板上勤奋练字,写坏的笔头积如山包般埋进土里,他叫“笔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远近闻名了,于是他走出了深山古寺,走进了喜欢他的李白所在的都城长安,而长安也没有让他失望。
醉僧的“狂草”产生了轰动效应,他成了京城文化界名人,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诸多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什么法度呀,规矩呀,通通被踩在脚下.他不分情景场所,到处涂写,人人见而避之,却又心怀崇敬。
而怀素很鬼,每有人问及他写字妙诀时,他只说:“怀素自言初不知”“醒后却书书不得”等等,反正他是以醉酒为前提的,想弄明白,自个想去吧,也真够刁的。
由此可见,盛唐时的文化氛围是多么宽松(据说那时允许和尚喝酒),这样一个坏了佛家规矩的坏和尚,竟然可以这么拽,也许这一切都缘于他真实可爱、不受世俗羁绊、不受佛家所囿的心性吧;也许怀素之癫,草书之狂,根本就是唐风使然了。
可见一个好的创作氛围是多么重要,人间的好书法,一定是从内心流露的、旁若无人的、映见个性和素养的,没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创作环境,我想功力再深厚的人,也难以痛快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
说白了,怀素这花和尚能拽成那样,一是缘于他勇于创新取得的艺术成果,二是得益于大唐盛世宽松豁达的大环境。
看来,不是每一个和尚都可以花的,也不是每一个花和尚都能拽的...
尽管他龙飞凤舞的狂草了些啥字,咱几乎都认不出来,但整体美感还是能感受到的,也因此蛮喜欢这花和尚的,嘻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