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口气阅读了冷冰川先生的三本作品图文集,一个用黑白线条构筑出来的女人世界。
其中一本《遁词》里的几篇文字,让我产生了兴趣,特别摘录出来,与他的几张版画编辑在一起,置此留念。
<评价>
她对自己评价的触点来自各方面,其渠道之芜杂,难以详述。
这份自我评语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冷淡的、简单的女人,很多时候貌似开朗随和;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宜的城市里,安静,饶有兴趣,略带温情。
这份评语放在任何一个熟悉或不熟悉她的人面前,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反应呢?
没有关系的,她对任何一种反应都不感兴趣。
事实上,她知道自己并不能评价自己,只能说,她希望自己是那个样子。
把愿望当作现实,这个把戏她已经玩了很久了,虽然从来玩不转。
正因为玩不转,所以一直想玩下去。


<规避>
情感,缓冲,保护。
情感其实就是规避。规避就能得到缓冲,得到保护。
她退一步,让所有的冲突不在现场发生,她懂得将一切反应滞后处理的好处,这几乎是她惟一变得聪明的地方。
她在文学艺术世界里贴的太近,紧逼、质疑、追问、破裂、分离、毁败,然后心灵不知所终。在现实的世界里,她退一步,再退一步,像一种妥协,也像一种求和;她相信这其中的质地是明净、温暖和绵密的;她相信这样的质地是有力的。
她是不想给自己遗憾的机会。
人生什么都不容易,但遗憾太容易了。


<常识>
常识是什么?
至少有一句:“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为爱自己的人报以轻微而伤感的歉意,然后迷失在对自己爱的人的浓烈且绝望的投入中。
终于不谈论爱情,这是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
终于懂得爱情,这是一个女人成长的结果。
快乐唾手可得,幸福遥不可及。
这都是常识啊。
当女人还小的时候,爱情简单易行;而现在,女人还没老,阅历和经验都处于最佳状态,既成熟又充满活力,女人觉得自己甚至可以把握整个世界,但却发现,她们把握不了自己的内心,爱情对于它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无法胜任的工作,无法完成的任务和无法解决的难题。
于是,女人说话写字,说很多很多的话,写很多很多的字,与这个世界沟通于文字语言,隔绝于相互的内心。

由于这些PP是晚上在室内灯光下拍的,效果很不好,遗憾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