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地方小吃:栲栳栳,刀削面,过油肉。栲栳栳:荞麦做成型,浇卤子。 19:09
平遥特色小吃:过油肉,碗秃,拨烂子。碗秃做法:碗蒸面糊,熟后切片,炒。拨烂子做法:土豆蒸熟,捣烂做饼,切小块,炒。过油肉:里脊切片,油里划过,捞出,炒蒜薹和其他蔬菜。实在是好吃,是小时候院里食堂的味道。
19:07
城里: 18:50
古城里: 18:47
镖局,钱庄,票号: 18:45
华北第一镖局介绍了清代中叶华北地区保镖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即神枪王正卿、铁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闾三位镖师生平事迹以及三位镖师所在镖局的资料。镖局在后院。
18:43
可怜的平遥就这一个慈禧口谕,没有康熙和乾隆的推广显然不行呀。 18:39
协同庆钱庄是古城后起之票号,最初资本只有区区三万六千两,而先已开办的大票号资本少则十几万两,多则二十多万两。 18:36
同兴公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
18:25
平遥县衙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大堂又叫“亲民堂”,内宅又叫“勤慎堂”;东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常平仓又叫钱粮厅;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公廨房(遗址)、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
18:22
平遥县衙博物馆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18:17
从明伦堂穿过,来到中轴线第四进院。主体建筑敬一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1943年日寇驻兵时焚毁。此亭为2003年自晋南移建而成。《淮南子·诠言训》曰:“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敬一亭”向为祭天之所。祭天也称躬天,是中国古代崇拜自然的一种宗教活动。
18:13
穿过大成殿两侧的东西腋门来到第三进院,首先看到大成殿后墙上硕大的“魁”字。传说当地如有高中的状元,可从棂星门中间甬道进入大成殿,即可打开“魁”字门,通往敬一亭举行祭天仪式,寓“一举夺魁”之意。
18:11
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在明伦堂后建成敬一亭。1570–––1572年(隆庆四至六年),在敬一亭后修起尊经阁。文庙总体布局展现了元明以后文庙建筑的规制。存碑碣20余通,关于明清两代的修缮经过,都历历可考。所有碑碣(以及志书所载)均未言及文庙的始建年代,只确知大成殿重建于1163年(金大定三年)。
18:06
平遥城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清代晚期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颇大。
18:01
平遥城墙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17:57
住火炕,还是老房子: 14:01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13:57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13:55
山西平遥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13:53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