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山船上人蟹业般若禅林司徒庙天寿圣恩禅寺 |
分类: 环太湖 |
周六,四家八人一起去太湖东山,是去船上人蟹业的亨欣家,吃大闸蟹。托妮和田的福,第一次体验这么个难忘的吃蟹法。先是各家为政开车到东山,在东山山水路集合,田带路,找到船把头,然后由把头带路,上东山大坝,走土路,到小码头。把头开船,八人坐小快艇,到湖中的小木屋。木屋门前台阶南面,有两排分公母的大闸蟹笼子,把头按我们一人一公一母的谱抓蟹。据船家说,今年风声紧,官家不敢来吃大闸蟹,所以家里生意不好做。也正是因为这原因,我们才有位子,如果按往年情景,我们这样的是排不上的,根本吃不上。宴会有太湖鱼虾王八大闸蟹菱角鸡头米,丰盛到不好意思的程度。吃两大闸蟹,今年的额度就完成了。
周日,沿太湖骑车30公里,几个月没骑了,要慢慢加码。骑车过程遇三家寺庙,都停车看了。一来休息,二来信这么个理儿--逮着就看不然过了就没了。
第一家是“般若禅林”。第一次骑车路过般若禅林,北门看着非常清静。所以停车,见山门开着,进去,见三男人在门里唠嗑,问过,说“不要钱,进吧”。向西拐进大殿,里面窗明几净干净极了,桌子上摆放几种经书,看样可以随便拿。没有香火,不收钱。在国内从来没见如此干净的修行道场。殿内布置得也十分别致,墙上是禅宗佛祖的画像:从创始人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到慧能。没想到老年慧能是那样的,嘻嘻,和我脑袋里的不一样。在后院,远远见到一比丘尼,她边种地,边给一客人讲解。内院的一幅对联:烧火煮饭明祖意
担柴运水真功夫。真好,生活本来就该如此,还要啥?这地方倒真像是修生养性的地方,难得难得!
第二家是“司徒庙”。司徒庙就在香雪海对面,是祭祀东汉初大司徒邓禹将军的祠庙,邓禹助刘秀打天下,东奔西走不知道啥时来的苏州哈?还归隐?门口介绍牌子上写先是邓禹归隐这里,老百姓祭祀年久成神明,光绪年间有高僧来住,从此代代相传,现在是圣恩禅寺的别院。看庙里陈设又佛又道,不佛不道,像个杂烩。庙内有四株古柏,相传是邓禹亲手种植。就看这树就值得进门,还管它佛还是道捏。这树长得古拙别致,已有1900多年。乾隆来时给树起名为“清,奇,古,怪”。乾隆干了太多好事儿,要不汉人管这四棵树叫啥呀?以前骑车来过司徒庙,没进去过。这次花25元买票进门。庙后面有邓禹草堂,还有数鱼亭和邓禹茶轩。穿过那里就是般若禅林的后院。其实我进般若禅林时,也进了司徒庙的后花园,当时不知道。有意思一边免费,一边收25元,结果两家是通着的。
第三家是“天寿圣恩禅寺”。圣恩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原名天寿寺。南宋宝祐年间又建圣恩寺,两并存,为上下道场,称天寿圣恩寺。为佛教南宗发祥地。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时多次驻足于此。《红楼梦》两次提到光福玄墓山,第四十一回,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到玄墓蟠香寺出家的妙玉处品茶。大雄宝殿前有巨柏三棵,树龄一千八百年。去年骑车来过,那时正在修理施工,不开门。我只能从山下部队大门那里进去,当时看过。今年又去,想看看修好了没有,没想到正赶上今天有活动,是新佛像开光和新斋堂落成,高高地挂着红灯笼,大标语,大讲台,和开大会一个样子。斋堂里有上百桌,人山人海地吃呀,热闹呀。院子里还有免费斋面,有一些老太太在树下吃面。我俩没吃面也没吃席。不习惯禅寺这么热闹。有个老太太见我一直在照相,过来说”能不能看看我照的观世音“,原来开光时好些人看到观世音显真身,她觉得没准我照上了。我来晚了,要早来保不齐照上了捏,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