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心花路放》
(2014-10-13 08:17:59)
标签:
娱乐教师爷电影孙子电影平民化 |
分类: 观后感 |
在新加坡那会儿,看到新加坡人最好用同音字改成语,整出来所谓的新广告词,还笑话人家岛国人没文化。现在好了,习惯了错别字了,连这两个“路”和“怒”不分的改成语的电影都看了。估计导演宁浩是L和N不分的人吧?嘻嘻。
看《心花路放》比看《黄金时代》有一个好处,就是看的时候不沉重;看完了还不难受捏。《黄金时代》看完,且惦记萧红,老琢磨萧红;《心花路放》完了,拉倒,啥也不记得。
那为啥还看《心花路放》呢?
咱们从小就爱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不是;崇拜有思想有抱负的导演和编剧。结果呢,让导演难当了。你比如,陈凯歌张艺谋姜文被这路子给逼上来的。一旦拍的电影没啥想法,就特失望。你想呀,摆个教师爷的架子,来上课的,如果啥也没讲出来,学生不起哄吗?冯小刚聪明,不学这教师爷的路子,上来就耍流氓,整贺岁片,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整不好,也没啥,反正是开始就是装孙子的。啥事都是双刃的,等他想抖抖教师爷的范儿,拍《一九四二》和《唐山大地震》,也是买账的不多。
为啥呢?老看教师爷拍的电影也会累得恍;想看看平民眼光拍的电影。《心花路放》就是这种平民化的电影,有时候水平还矫枉过正得比平民还要凹些捏。
估计是这样的,咱是插花着需要,教师爷的训话式的电影也得看,孙子视角的市井电影也不能落下。
后一篇:暴走滴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