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八件
(2013-09-24 20:12: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家人自家事儿 |
旗人好吃饽饽,满语饽饽就是点心的意思。
我姥我妈都好饽饽,自己会做,更爱吃。拐带得我们全家各个都爱吃点心。
小时候和我妈逛街,最不耐烦她看衣服,一家一家左看右看老也看不完还不买,但是俺每次还非得跟着她去,因为妈逛街有杀手锏,走累了她一定去饽饽铺,我舍不得不去呀。
其实,俺妈离开老家几十年被“兴无灭资”改造得都楷模了,但是爱吃饽饽这个小尾巴还是藏不住。妈爱吃萨其马套环牛舌酥佛手酥,我看她最爱吃的是京八件,大八件小八件都爱吃。小时候逛街只要和妈吃了一块京八件之后,走得多累俺都不抱怨。
记得妈常说姥姥会“打酥饼”,说的是姥爷“跑毛子”那几年的事儿,家里没来源,生活困难,可是一旦来了客人,特别是“八姑奶奶”来时,姥姥一定要款待,准能变戏法似地做出饽饽来,糖芝麻馅的,枣泥馅的,红豆沙馅的,青红丝馅的,你说这不就是京八件吗?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俺老姨居然也 “打酥饼”上瘾,她说“和点心似的”吃的人都夸她。
文革时,我去大姥家,那时大姥的头和手都抖得厉害,二姨五姨二舅都右派,想想文革时他们这一家得混到啥状况了吧。就那样,俺大姥大布衫子前襟可以油光锃亮不洗,可是看见孩子们来了,还是能颤颤巍巍地从大木头柜子里摸出布包裹,打开大手绢,里面有一块或者二块京八件。
和早爹在一起后,俺把革命火种传染他了。俺俩上街也爱看点心,看见“稻香村”走不动道呀,非买了京八件不可,当场分着吃一块不算,还不能空手回家得带一包。每次早爹去北京公出,不用说,就给我带回来几块京八件。
后来有了早早,俺们带着儿子逛街吃饽饽。
这回早早放年假回家来,又没少吃点心,去王府井逛街,我看他就是奔着京八件去的。
有意思的是,临走那天,夕夕和早早商量“买京八件带到飞机上当饭吃吧?”
嘻嘻,又争取过来一个爱饽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