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章小东的《吃饭》

(2013-07-28 15:28:4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后感

李老师去景德镇画瓶瓶罐罐去了,今天不开画画课。又赶上外边近四十度的高温,不适合骑车,只能呆在家里。除了上午和早爹一起去可乐路买菜和水果以外,一整天没干别的,看完了《吃饭》。

 

《吃饭》是本新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第一版,一共三百多页,16开。我们读书会新近要看的两本书之一。

 

这是我头一次读章小东的书,估计她没写过吧,以前,没听说过反正。论年龄,章小东和我同代,该比我大点,论书里小说环境,我也理解,都是她在美国生活的故事。她自己打工,会做饭吃饭,爱写字,善观察,有上海人的“拎得清”,还有上海人的淳朴。是的,是淳朴,上海人有质朴的优良传统,我就认识这样的上海朋友,也见识过底子厚还纯正的上海人,经过繁华后的有沉淀的那种。

 

《吃饭》故事本身并没超出我所见所闻,从这二十几篇小短文倒是看出来章小东会写。我喜欢她写的对话,她儿子老公就在对话中立体了,活起来了。

 

她在美国的陪读生活贫寒,但她写得不怯场,写得古朴大气。和一般水平的上海女作家比的话,她小资来得少得多,难得。其实,太直白地强调大家闺秀身份和小姐太太生活方式,你比如像程乃珊,适得其反,我老觉得她虚着呢。可千万别一说上海女作家都以为浮灵呢,阿拉上海可是出女汉子的地方呀。经得住历史考验的作家有啊,张爱玲,王安忆多实惠,是那种精明过人后的成熟,该叫个啥词好呢?后实在?后古朴?反正我觉得这才是上海的质朴捏,俺东北野人学不来。

 

章小东写丈夫和儿子,写周围的朋友,罗罗嗦嗦的对话,对饭菜不厌其烦的描绘,有点三毛沙哈拉时候的感觉,特细密,还窝心。如果拿章小东和三毛比,章小东的价值观更多元,不止在丈夫孩子家庭伦理,对东西方文化好赖比较在不经意间流落,并且层次更深。如果用小资这词来做文学浮不浮的评价的话,那么好像三毛还要比章小东来得小资一点点。

 

章小东那段关于“忠诚论”的刘记者来家吃饭,写得出色。轻轻几笔,价值观交代的明白。那年刘被迫出国后,和夫人到过埃德蒙顿,给我们讲过一课,鼓励留学生“打入党内”,基本还是他那套忠诚论,寄期望与第三代和第四代。

 

丈夫毕业后找到大学工作,章小东留在了美国,家一直没搬回来。但是对后来中国的发展她跟上了了解得一清二楚,这才是好作家的根本呀。咱们回来的留学生和家属们,还有多少对眼前的变化熟视无睹呀,更不要说没回来的。和章小东比比,咱真是惭愧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