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怀民的《跟着云门去流浪--七周八城的欧洲巡演日记》
(2012-11-22 19:39: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后感 |
最早读三毛知道林怀民,后来看过蒋勋的云门介绍,又看过云门来上海的演出,也在电视上看过采访林怀民,也读过其他台湾人写过的林怀民。但是,这是第一次读林怀民自己写的日记,或者叫散文更准。
林怀民利用这次巡演做机会,拿澳洲悉尼,德国威斯巴登和刘易斯哈芬,俄罗斯莫斯科,葡萄牙里斯本,英国伦敦,西班牙巴塞罗那,和台北当写作平台,把他的创作想法,对东方舞蹈的理解,对跟着他的舞者的爱都写出来了。
能编出那样独特具有禅味的舞蹈,能配上那样平心静气气质的音乐,这个林怀民可真是不简单,笔头子也不输,文章好看,耐看。他写演出写海外城市风情都是绿叶,是陪衬,他真关心的,真想写出来的,要我看,其实是他的伙伴们,云门的“舞者”。他写他们如数家珍,个个形象丰满,有个性,看了不忘,真让人喜欢这个云门舞蹈团。
看林怀民讲云门,倒是让我想起两个小事儿,我小时候遇到的。那时,文化和教育还不分家,我妈在文教局。那时年年有汇演,我妈拿回来看不完的票。没啥事儿,我就整天呆在文化馆里,连轴看。看到啥程度呢?我这么和你说两例子吧。后来我上大学,班里的同学月明,是知青里专门跳舞的,她曾经在吉林歌舞团培训过。我俩聊起吉林歌舞团,我讲他们的节目,A组B组人物乐器配置,连人名都不带差的,她特愿意和我聊吉林的事儿。还有,和巴小民聊起她们龙门农场演出小分队,我也是她们团里啥人的名字都能叫出来。其实人家团里没一个人认识台下还有这么一个小破孩儿的。
喜欢林怀民那种中西贯通的朴实,爱看林怀民写的小事儿,像他喜欢看到舞者怀孕生孩子,他觉得生过孩子的女演员跳出的舞更有深度。看他写往生的父亲母亲,还有伙伴,还有杨德昌,让我有种理解和释怀。他不仅爱舞者,还爱他团里的后勤场务灯光,爱团里的所有人。
像林怀民这样境界的人,只要有时间,他可以写别的,除了舞蹈。人啊,一方面能达到常人所不及,往往干啥都厉害,都可以干出模样来。
林怀民是舞者,也是不错的作家,还是文化的传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