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牛牛钢琴和瑞士琉森弦乐团音乐会

(2011-10-18 21:22: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观后感

昨晚,10月17日,在浦东东方艺术中心,听了牛牛钢琴演奏和瑞士琉森弦乐团演出。牛牛本人钢琴可以开专场,Lucerne Festival Strings 也可以开室内交响乐专场,把两专场能力混到一起,估计是商业目的吧。

 

先说琉森,全部弦,没管。演奏人员17个,9把小提琴--5个高音,4个低音,4个中提琴,3个大提琴,一个贝斯,再加上指挥,一共18人。上半场我们跑到第一排,指挥和琴手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看见人长啥样,脸上啥表情,绝对帮助我记住声音。乐队声部多,此起彼伏层层叠叠地,就像一根儿线拽着,真好听。

 

琉森的艺人真是一表人才,男人更冒艺术范儿,特别是那两大提琴手,一个特像Richard Gere, 贝斯手也年轻独特。整个演奏热情奔放。

 

我喜欢室内乐,乐队人少而精,乐手相对独立,自由度高点儿,每人的声音都能发挥出来。坐第一排,声音听得清,一个一个能对上号。一旦声音对上号后,台上台下距离就拉近了,感觉就亲切了,不像听交响乐那样天雷滚滚地满堂灌,不知是谁的贡献。

 

琉森的曲目挺有新意,上半场是巴托克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和舍克的《夏夜》,即古典又活泼。下场是柴可夫斯基的《弗洛伦萨的回忆》,有浪漫情怀。

 

琉森和牛牛钢琴协奏李斯特的《诅咒》,两伙儿合一伙儿还挺像是一锅蒸出的馒头。共同特性是都有金属般的声音,曲子处理的干净利索。

 

牛牛是1997年生的小孩,比早早还小7岁呢。和其他中国钢琴神童一样,牛牛的基本功好到天上去了,挑不出毛病,弹出来的声音那才是钱老师老要求的“金属颗粒”。我听他弹时,脑袋里冒出来的形容词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声音就像倒金豆子。

 

牛牛弹了《春江花月夜》,有中国味。还弹了李斯特的《钟》,没听懂。

 

我是乐盲,对音乐干瞪眼,听不出子午卯酉。

 

自己不要脸的总结,我目前的欣赏水平是酱的:

 

  1. 挑书我有把握,只是中文哈,英文把握不大。中文书知道好赖,瞄一眼就可以决定买还是不买,一般不会错,对自己喜欢啥样100%有把握,对主流评论也大致八九不离十
  2. 论看画,完了,不知画家水平高低,不过知道我自己喜欢啥样的,确实有自己的喜好。学习画画之后,开始有了点儿感觉,对大众看法有点儿谱儿
  3. 对音乐,玩完了,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压根儿不知好歹,居然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啥样的,更不要说把握潮流

 

谢谢玉儿,买票,张罗这事儿。峰,华,盈儿,三张抢下来的照片送给你们:

看牛牛钢琴和瑞士琉森弦乐团音乐会
看牛牛钢琴和瑞士琉森弦乐团音乐会
看牛牛钢琴和瑞士琉森弦乐团音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