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Letters to Juliet》
(2011-06-03 05:03: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观后感 |
爱情喜剧,故事及其简单。轻松愉快,不愁没人看,又有旅游风光,不怕没人投钱,这种电影不能成经典名作,但是永远会有市场。
电影说的是一美国姑娘和她的未婚夫从纽约跑到意大利的Verona 旅行。Verona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乡。电影不光能让这美国姑娘爱上Verona, 观众也都会被吸引。你说,Verona能不支持拍片吗?
Verona城里有个朱丽叶花园。朱丽叶公园里有面墙。专门给来公园的姑娘们留条儿用的。这主意特好吧?你想呀,嗬家伙,来朱丽叶花园的丫头那得有多少爱情烦恼要和Juliet讨论呀。更绝的是Verona城里还有一小撮志愿者,当然都是女的了,男的哪有那好心。她们每天去收花园墙上的信,然后拿回来,坐到一起,读信,还讨论呢,嘻嘻,比咱的读书班强吧?她们志愿者最后还形成解决方案,由一人假冒Juliet执笔写回信,该开导的开导,该帮忙的帮忙,出主意想点子,把回信寄给世界各地的正受爱情折磨的丫头们,嘿嘿,够八卦吧!
估计墙上的每个小纸条基本都够电影素材的格哈,其实真事儿永远胜过写出来的故事。
哎,我说,这点子好吧?该卖给人民公园,让他们也设个“剩女墙”,哦歧视,叫个“知心姐姐墙”啥的。俺就可以当事儿妈,不愁博客没写的。
电影里的美国丫头被这些爱管闲事儿的知心姐姐们吸引了,也拎着小花筐,去朱丽叶花园,墙上捡信去。
这美国丫头有运气,在墙缝里,居然让她发现了一封五十年前留下的信,纸都黄了,纸都脆了。留信人的烦恼是她来Verona玩,爱上了意大利小伙子,可人家不离开Verona,姑娘的父母还非要她回伦敦,上大学。你瞧瞧,哪国都有这路花岗岩脑袋的父母。
美国丫头被英国丫头的爱情感动了,回了一封激情洋溢的信,鼓励英国丫头要勇猛追求爱情。五十年前那伦敦丫头,居然收到了回信。当年的丫头现在的老奶奶,看信一激动,居然行动了。带上孙子,一起来找当年的情人来了。
你看看,知道“五十年不变”这政策有多好了吧。要咱这儿,整年拆迁,上哪找去呀?还五十年,几年就如隔世。
前面讲的都是引子,电影的故事就从老太太来了Verona开始的。
美国丫头带着英国老太太找她的意大利旧情人。这一路,有故事了。
最后结局,你猜到了?
伦敦老太太终于找到了意大利老头,美国丫头爱上了老太太的孙子,甩了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