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咱老了

(2011-03-20 11:5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朋友

岁月像陀螺,越转越快,带加速度的。

 

以十年算一个说话单位来说吧,三十岁比二十岁快,四十岁比三十岁还快,五十岁比四十岁更快,像飞!再往后还没经历过捏,不敢说,说实在话不是不敢说,是连想都不敢想。

 

我拿到五张入场卷之后,真真怕了,没底心虚呀,因为这时间tnnd不抗晃了呀。闲下来时,坐着坐着就无来头地常常冒出紧迫感来,老觉得还有太多事,小时候想干来着,到这时候前儿了还没来得及干呢。你想呀,老有这么个大老虎撵着,心里急呀。到时候了,咱心里要是还有啥惦念着的事儿,赶快干吧,要不然干成的机会不多了。这么说太消极了哈?或者换个积极点儿的说法,不是干不成,是干起来费劲。

 

看起来好像俺朋友们也都被大老虎撵上了,跑得挺快嘛,估计有同样紧迫感的可不止俺唧唧格(自己个)。为啥这么讲呢?因为最近这段时间里,朋友们来来往往地路经上海走得挺频繁,而且来的目的有明显的结构调整,从过去一回国就一门心思回老家看爹娘兄弟姐妹,终于改革了,转到五花八门上去了。大有要为自己想点儿啥干点啥的大好趋势!朋友,咱们也老了,老到有资格该为自己干哈了。

 

去年秀峰在五指山买了个小公寓房子,发誓冬天再不要在札幌熬着了,也要享受阳光海滩。多亏她俩人今年来猫冬,现在还在海南岛没回去呢,躲过了地震和海啸,还有福岛核电站事故。希望回去后,札幌的家没啥大事。

 

昨天见了佩玲,风尘仆仆地从田纳西先飞到北京,再转坐火车回上海,就为省下一天“白白耽误了住旅馆里的一晚上时间”,她不等第二天坐飞机。这回回上海,佩玲不犹豫了,横下心要卖掉房子,说了“一年顶多能回上海一趟,不过几天而已,而一年交的房子物业管理费和修理费,租给别人净是事儿,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费用,我回来住五星级宾馆都够了,你说留房子干啥?”。说得是呢,要房子不就是为了自己回来住住方便嘛,投资回报高不高谁管它呢。

 

去年,光红不再犹豫了,搬回上海,结束二年分居生活。回来后,本想着回来能闲下来,没想到工作忙到连上网的时间也莫了。好像她们俩人都焕发了第二次革命青春,干劲特足。估计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好好干吧。

 

按老规矩,慧还是一年二次回上海,一次一二个月,想“让老公把上海住习惯了”。这么着两边跑,几年下来,还决定不了“退休后是住德国呢,还是住上海呢?”。住哪这问题不定,就不能买房子。十几年前在新加坡时,她们夫妻俩就是投资先锋,会投股票,那时就懂得看淮海路的老洋房子。到如今,卡壳在第一个问题上,那买房子就只能还举棋不定喽。

 

最终仲仁抵抗不了文化诱惑,把老婆孩子留下在前线继续抗战,自己先行回浦东上班。但是,最初这段时间,他有点儿失望于“浦东比美国楼还高”,当然更没了他小时候的街坊邻居的极近距离,那时恨不能谁家一爆锅,人人都知道他家晚饭要炒啥菜了。故乡沦陷对他是巨大文化震撼,估计以兄弟的适应能力,能迅速地入乡随俗。再者说了,家乡巨变对谁还不都是巨大失落,难免人人惆怅,就看谁调整得快喽。

 

韵四月要来上海,常和她skype上聊天。她俩口子徘徊的是“去青岛,还是留曼谷呢?”,好像最近也有加速落停(laoting, 不知哪两字)的趋势。去还是留都好,泰国和中国各有各的好,要命的是,你得先快快地定下来呀。

 

六个月前,君回来不走了。和她俩三十年没见,大学一毕业就没见过。到上海后,她们先租住在浦东大拇指广场附近。几次要她来浦西和大家一起吃中饭,她来得都挺费劲。她说“俺咋像屯老二呢?哪都找不着!啥也不懂!”。嘻嘻,美国把人呆傻了。快找房子过浦西来住吧,这边人多,热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