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将爱情进行到底》
(2011-02-21 20:35: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观后感 |
周末,在大光明电影院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十几年前,徐静蕾和李亚鹏演了同名电视连续剧,据说当时挺叫座的,可惜俺没看着。嘿,不止电视剧,俺还错过了好多,从八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开始,这中间的十好几年光景,俺都不在现场。
还好,电影里穿插着有好多当年电视剧的镜头,让俺后补上了年轻时候他俩的长相。前后对比着看,这十二年的光阴让徐静蕾和李亚鹏真成熟了很多。其实,看银幕上人家俩表演的台下的早爹娘又何尝不是老了很多?只是咱自己不觉得岁月的无情,看得见别人的老,看不见自己的老。除了戏里戏外的人都统统变老了之外,眼下这社会这观念舆论又何尝不是成熟了很多呢?
就说对婚姻关系的探讨吧,最近看的这几部电影不能不说进步就不小。这刚刚看的《将爱》,和新年前看的《非诚勿扰2》,都咕嘟咕嘟地冒着成熟的气泡,透着进步。挺让俺感动的,电影里总算露出来点儿成年男人该有的反思。
说实在的,之前好多电视剧和电影里,简单地把婚姻成败归结成男人外遇就是因为他不负责任,大姑娘当小三就准定是她道德出了问题。没那么简单,这么写是逃避现实。对编剧而言,当然写像《金婚》和《蜗居》这样的主流文化相对容易,都是传统意识,最后指定是小三不得好下场,夫妻闹来闹去总能逢凶化吉白头到老。这莫啥价值观挑战嘛,这种剧传播的观念远远落后于咱周围社会的真实发展嘛。不真实不仅是编剧偷懒无能骗人钱财,还害人呀。你想想,咱哪个黄脸婆能有像电视剧里的那个妻子的好命呀,看了剧,就有了幻想不是,哪能有那结局等着呀,这不是把被甩了的妇女往死里逼吗?
本来,婚姻中的俩人,无论是谁,一辈子变化和进步才是永恒的,不变才只能是暂时的呢。老婆要了解男人变化的必然性,要有心理准备,要勇敢面对这落差。不然,咋能解决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呢,咋能有婚姻长久的出路呢?想用道德约束婚姻变局是傻老婆的一厢情愿,强留住变了心的老公干哈?走捷径写作不费脑子不费力肥了编剧是小事,忽悠了没了主心骨的傻老婆是大事。道德对温饱问题没解决的夫妻兴许能有点儿压力,但是俺看越来越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现在,是生活现实已经走在了创作者的前面,编剧再不动脑子不行了,谁看呢?市场不买账。
写《将爱》和《非诚勿扰2》这样的本子,是要编导拿出诚意来的,要面对自己的伤疤,还要有点智商,估计至少也得薅掉几绺头发才成,没那么容易了。
《将爱》里的三种结局都揭示的还不错。但是,还有遗憾。你比如,在第二种结局里,徐静蕾嫁了个上海小男人。这个地域歧视太明显了,其实,哪里都有那样的小男人,北京没有吗?哪能呢?非要巴巴地大老远地把徐静蕾嫁到上海,是不是多少过于典型性了吧?怕观众看不懂?真是。
还有一点,挺刺激人滴。在第三种结局里,徐静蕾装成她老公的秘书去机场接小三,结果呢,小三一眼认出徐静蕾是老婆,不是老板秘书。你说为啥吧?
徐静蕾戴着她老公送的项链,那是小三给买的。巧吧?
项链还是要戴自己买的踏实,切记,切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