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产求学记

(2010-01-10 14:24:32)
标签:

上海海归

上海民营企业

文学/原创

分类: 小说

包产是一九七八那年春天生的,正赶上潘家浦村那时正热火朝天地分田分地,真忙,包产到户文件刚刚下来嘛。包产他爹娘双喜临门,一激动给刚出生的大儿子取名--包产。谁说农民不会起名呀,瞧瞧,潘包产,响亮吧,多反映时代的脉搏呀。

 

包产的家乡如皋,是鱼米之乡,南临长江,东望太平洋,和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就这条长江,缺德地把江北青年从江南才子中硬生生地给撇出去了。现如今呢,在上海那怕“小学本科”毕业的宁波商人都有望能成为江南才子,可是包产永远只是江北佬。只要包产一开口说话,来相亲的上海本地小姑娘们立马知道面对的又是一个江北佬,人家才不管你多有学问哦。

 

生了包产后,有了自家的田地,包产爹娘一心扑食地侍拢地,起早摸黑,看着儿子和庄稼双双“哧哧”地长,累死他爹娘都不知是咋死的。就这样干,包产爹娘也没敢有一丝一毫地慢待过包产上学的事。虽然是庄户人家,可潘家浦那一带农民一直受耕读传家的洗脑,包产爹巴望着儿子能学而优则仕。

 

打上小学开始,包产的读书就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爹娘爷爷奶奶没有人敢不重视的。包产之后,赶在计划生育严抓之前,包产娘又抓紧时间连生了两丫头。对待妹妹们的上学问题,包产爹娘倒显得不那么紧张,随她们的便,爱上学也供。

 

包产这孩子争气,打小学习就顶呱呱,一直是潘家浦小学的第一名。初中时就考进了如皋一中,还是快班呢。十几岁的小小年纪就独身一人搬到镇里住校,一周才回家一次,有时赶上考试,一周也回不了一回家。为了包产的前途,家里的下地活一点不让包产沾边,就是麦收时也不通知包产,包产爹都自己一人扛下。还别说,包产真给他爹娘长脸,初中又是一路红旗飘飘三好学生,直到高中考进南通一中。南通一中那是啥学校呀,江北才子的集中地呀。

 

这时的包产已经久经沙场,再搬到大城市南通一点也不惧了。加上南通一中课程紧,竞争强,包产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有时一学期回来看看。两个妹妹也在这时候上如皋,念初中,全靠包产爹种的那点地,种啥卖的钱,也是绝对不够供三个在外吃住的学生的。

 

没办法,包产娘打起了娘家的祖传手艺的主意--蓝花蜡染布。包产爹在家前院子里给包产娘搭了个草棚子,包产娘支起一口大铁锅,先小打小闹地给街壁邻居们染染土布。就这么的,包产娘重抄旧业干起了染布营生。

 

包产在南通一中自然是刻苦学习,期间的甜酸苦辣和所有乡下才俊念县一中的故事大同小异,中国别的故事讲不好,县一中的故事最感人,每年高考作文发榜,都出一批县一中的好范文。这里,包产的县一中故事且按下不表。

 

话说一晃就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包产虽然是一中的好学生,那也架不住苏北好学生太多,已经把南通上大学的分数线挤成了全国最高尖儿。拿包产的成绩在上海考,那就铁定上了复旦或者是交大,可是在南通一中,包产老师只让包产报第一志愿南京大学,不敢报高,第二就是江南大学,中间档次的都不敢提。果然老师英明,包产就落到了江南大学,在南通南京大学也是不好进的呀。

 

这年,包产十八岁,终于过了长江,搬到了无锡,一念四年。同理,乡下孩子的大学生活也是一把辛酸泪,全国这类小说多得很,更优秀得很,咱也按下包产这段不表。

 

这期间,包产娘的染布生意做大了,又加了织布机,攒下第一桶金。不满足只在潘家浦附件村子卖,包产娘先在如皋镇里开个门市房,大妹妹从高中退学不念了,帮着娘看店。又过一年,包产爹眼瞧着包产娘的生意红火得很,潘家浦和如皋两头忙不过来。他把家里田地转包给了邻居,自己和包产娘一起进了南通,包下一个大厂房,又一大门市。前店后厂大干起了蓝印花染布。小妹妹也不再念高中,外加上又关了如皋的店,一家都去南通,把个蓝花土布生意越做越大。

 

等包产从江南大学毕业时,二十四岁,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南通人了,全家都在南通,包括爷爷奶奶,潘家浦啥人没了。家里生意忒好,不差钱,爹娘又想着还可以让儿子继续念,出国更好。包产也不含糊,还真申请到了留学,到瑞典念书,人家那边大学还免学费,只要家里出飞机票就好。

 

包产飞去瑞典,又是一番留学生活,和所有北欧的中国留学生差不多少,虽然北欧留学生文学水平较差,嘿嘿,没啥作品,那咱这里也不写,又按下不表。

 

话说两路,这边的南通潘家浦蓝花蜡染厂已经干成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眼下,包产爹娘绝对是“站在南通港,极目远眺”--望上海。先派大妹妹到上海探水深浅。大妹妹先在陕西南路租一小门脸儿,卖蓝花土布和蓝花布工艺品,像鱼呀,虎呀,啥的。大妹妹传回家信息:“上海人有钱,不知贵贱,生意好做,速来!”

 

包产在瑞典呆五年,埋头苦学,一次没回过家。 毕业后,他爹娘要他火速到上海找工作。包产这小子还真行,打进了外贸行。

 

包产爹说了:“儿子,家里不需要你挣钱,你的任务就是在外企好好学,把人家本事都学回家,等着你娘和我在上海和你会师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