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瓜得瓜,还是种豆得瓜,还或者是种瓜得豆?

(2009-09-02 22:25:15)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家人自家事儿

按说,大部分人一辈子的事儿还是基本遵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么个理儿的。但是有时候,也有反盆的时候,不过当遇到改朝换代的那路大时代时,小人物的故事就不好说了,其实是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的,不按常理出牌的特例和反例就出来了,有时还真不少呢。

 

你就拿我妈她们姊妹来说吧,她们在一起时常讲这段子,就是比较典型的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种因果关系式的事。更甚的是,她们连自己种的是瓜还是豆都不知道,种瓜的没得瓜,种豆的倒得瓜了。唉,风驰电掣般的大变革对老百姓没啥好的,看来能赶上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时代是福气呀,老百姓要求真不高。

 

故事是这样的,我妈,她姐,我三姨,她妹,我七姨,都是一九四八年我妈先走后,前后脚地离开老家参加革命的。那几年的期间,正赶上日本人投降了,苏联人要走了,国民党完蛋了,刚解放城里百废待兴,需要学生的地方忒多,不像现在大学生都没人要找不到工作。那时敢情也有面试,这个和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有点儿相似,不过那时候好在人少工作多,没人担心找不到事儿做。

 

在找工作当初,她们仨儿各自和招人的一番对话特有意思,后来她们老说这段玩,稀里糊涂地就决定了她们日后的日子。

 

先说我妈,人家招工的问她“想干啥呢?”,“想上学”瞧瞧我妈多爱学习。人家说“那正好,下周县里要办一个财经训练班,你想学吗?”,“想学” 尽管我妈压根儿不知道啥叫财经。一个月的财经训练班结束后,顺理成章地我妈就进了税务局,成了“供给制”的干部。

 

再说我三姨,人家招人的看她“国高”毕业,和她商量“当老师吧!”,她也觉得不错。就去了“三小”,成了一个月领十八斤小米的有工资的老师。从班主任,干到教导主任,一直到退休还在学校。

 

最后说我七姨,人家也问她“乐意干啥?”,“乐意打酱油!” 一定是在家玩过家家时没打够酱油。人家乐了,说“那好办,去合作社小卖部吧”。 我七姨到了小卖部卖酱油,一个月也是领十八斤小米。

 

三姊妹都有了工作,还都好像是自己喜欢的,其实全是偶然。可是结果有一个区别,当时不理会儿,日后影响可大了,那就是我三姨和我七姨算有工资的,就是那一个月十八斤的小米,我妈一分钱没有白干正所谓供给制,这状态持续多年直到一九五三年从供给制转到职务工资制为止。

 

等她们都退休时,这区别可就作怪啦。政策规定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前参加革命的,还必须是供给制的,算离休,退下来后工资照发所有待遇不变。而不符合这两条件的其余的人,只能算退休,工资只拿80%,过去的待遇没有。我三姨和我七姨建国前参加的,可是领了每月十八斤的小米,就不是离休,好多照顾待遇就没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