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猛龙不过江
(2009-06-15 20:18: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朋友 |
在新加坡工作时,打出租车和开车司机学会这句“不是猛龙不过江”,那以前还没听过这么说的。
这话出于新加坡人嘴特贴切,新加坡人的爷爷姥爷辈或者来的早的人家的祖辈哪个不是过江的猛龙啊。当年下南洋的哪有大船清一色的小渔船,那真是九死一生地闯出来的新生活,不是猛龙的半道早被大风大浪给淹死了,哪能漂到新加坡呀。大浪淘沙式的自然淘汰不能说是不公平和不彻底的吧。
可是现在新加坡人说这句老话的场景多半不是在表扬他们祖辈当年的丰功伟绩,而是冲着大陆人发出的怪话牢骚话。这些年大陆人到新加坡打工的特别多,有海外读书后来国立和南洋教书的,有直接从大陆好学校招来打工的,还有拿新加坡政府奖学金从大陆高中就来读书的。无论咋说,原来本该新加坡人得的一些好工作被新来的大陆人抢了。
生物物种的退化是必然的,猛龙必衰变是自然规律,历经几代原来再大再勇敢的龙最后也是要变成虫滴。新加坡人要面对一拨一拨从大陆新过江的猛龙,大陆的大城市人又何尝不是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涌进城里的农村人的挑战,外资企业在和民营企业混战时又咋能幸免于难呢。同样,生物进化的道理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是天天上演滴。
最近正是美国和加拿大学小学放暑假期间,好几家朋友带孩子们打大洋彼岸回国探亲外加“让孩子见见真实的中国”。朋友家的孩子们也都是早早这个岁数,已经上了大学或者是在高中正准备报大学这个阶段。大家见面的话题自然老围绕着上大学这点儿事儿。这回说的话里有一点挺新鲜,过去没注意他们这么讲过。是啥呢?就是孩子申请大学时和在高校读书期间,来自大陆孩子的竞争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不像鞑子香半道跑回来了,这些朋友都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咬牙挺下来,绝对算猛龙。他们的问题是猛龙的崽子们能不能斗得过新过江的小猛龙们,这倒是个新课题。
猛龙崽子是不是猛龙,谁知道呀?大概不取决于猛龙崽子的爹当年有多勇多鲁,可能更取决于崽子的娘当年有多美多娇。当然崽子爹的基因是绝对的,但是成不成猛龙真还是要看崽子娘的本事。
举个例子,上周Tina和她娘她爹三人头一天晚上一起到上海浦东机场。第二天晚上她娘她爹来鞑子香家时,就不见了Tina的影子。哎,Tina是早早在郭老师家的小同学,二年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咋不来呢?“一大早就飞长沙了,要赶一个面试”她娘解释说。原来,Tina利用这假期在长沙找到二份工作,打算一边教一个高中一个大学的两个英文班,一边加强自己的中文。你说,像Tina这样的孩子她爹她娘还用愁她不是猛龙,哦,猛女龙,猛龙女吗?
现在轮到说说为啥说妈比爸关键呢?为啥举Tina为例呢?Tina爹绝对是猛龙,比别人多辛苦了多少年呀,终于熬到当上医生。当医生就意味着没时间在家呀,要24小时待命。Tina娘是家里外头的一把手。能把曼菲斯医生的十九岁女儿教导成敢独自一人到长沙打暑期工的娘,怎么样?还用担心吗?没得说。
猛龙的二代都长大了,看样猛龙娘们都把推迟猛龙退化的进程当作当务之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