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角七号》电影观后感

(2009-02-16 19:12: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观后感

时间:星期六五点三十分,二月十四日。

地点:徐家汇港汇广场永华电影城。

 

看那场《海角七号》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值得单列出来,因为能更完整地烘托出白发苍苍的早爹娘咋那不适适宜,在一对儿对儿抱着玫瑰花的小情人堆里挤来挤去,排完买电影票的队再排买爆米花的队。说实在的,真不想去凑那热闹,没办法人家上海首映日就设在情人节,再说了虹桥这边的百联和百盛还没排上档期,徐家汇算是有资格演的最偏僻的一家影院了,其他的影院那就更往城里去了。

 

影院的外部环境是够乱哄哄的,不过还没热闹过电影里讲的故事本身。《海角七号》是好电影,好就好在闹哄,闹哄就闹哄在人物多,人物多还就多在小人物多,小人物多还就好在都是不受主流约束的乡里乡亲们。《海角七号》里的人物三教九流,语言五花八门,一定是源于恒春的生活,要不然没哪个人有那本事能编出这么鲜活的故事来。生活的浓缩提炼又恰到好处,没拔太高,正和早爹娘的理解水平。

 

这片子和看《Mamma Mia》里的岛上乡下人感觉差不多,和看《乡村爱情》里的赵本山村里的众多农村人也差不多,演的人儿和事儿都是咱们每天能碰到的,只是大背景环境不同而已。看样子好导演和坏导演要说差距也没多远,就按真实的人物写呗,就诚实地让人物自己说话呗,不就得了嘛。起码,真人真事本身就能让这电影达到平均线以上了。但是搞不明白为啥每年还有那么多水平线以下的电影产生出来呢?按真事儿写也能写夹生啦?为了升华到个啥哲学高度按真事儿导也能导演到弱智啦?按说咱这面人口基数大,应该出更多的优秀导演才行合理呀。看样早妈之流的中老年妇女也不能袖手旁观,要从“我做起”先买一本《新华字典》好好练练,从认错别字开始,为电影金字塔的地基添砖加瓦。

 

还有一点也能说说,为啥还有人担心这片子有“媚日”之嫌捏? 哪的话呢? “那根弦”绷得太紧了吧?要说这日本教员和台湾姑娘的爱就是媚日的说,那谁还能媚过抚养了成千上万日本侵略者遗孤的东北农村善良的老太太们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