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打雷不下雨
(2008-10-16 17:54: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说八道 |
抻长了脖子踮酸了脚盼来的三中全会公报,看了吧?啥也没看懂呀!开会之前的雷那个大呀,白打了,啥雨没下,好像。要说一点毛毛雨都没吧,也不正确,可是这一点小突破将将好够拿来开玩笑,当段子讲的。
话说,七八年联产承包后出外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好多人家没功夫种自己的地,按小刘小肖的话讲比较生动,他们叫“把老家的地包给别人种了”。村里人不用有多少文化,这自发的办法想得出来,行得通。这次英明伟大就把这土办法给合法化了,不过写出来的还是官话,相信不要说想出这办法的农民听不懂,吝谁多有文化的小资也只能是看个一知半解,人家叫它“土地流转”。
你说啥叫好政策呀?其实我算看明白啦,真简单,就是顺应民意,把民间行得通得人心的好办法给合理化。你说谁英明伟大呀?其实更简单,就是敢干老百姓喜欢的事呗,还不要你发明,你能发现就够了。你看着简单吧,可是你不知道为啥邓大人伟大吧。其实老百姓要求不高,只要不是非别着劲,不捣乱的就是好官儿啦。
这回“稳定”政策,有捧场的说是对农民好。小资说话了“有土地产权了,农民要万一赌博了卖房卖地咋办呢?”,还看见有大资居然说“农民有产权和穷人有卖血的权利差不多”没啥好兴奋的。真看不懂呀,咱们哪一个不是农民的后代呀,为啥上了几天学就都成了救苦救难的菩萨转世了呢,竟敢担心起农民的生存能力来了。咱说说看,如果农民要不是比城里的官儿们小资们更懂得对自己老婆孩子负责的话,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听他们的瞎指挥能生存嘛。
说到这,突然让我想起几年前发生在上海图书馆的事儿。上海看硬件够国际化吧?可是上图的管理还是这“稳定”的老路子。举我查资料的一天做例子给你看看,先得拿合法居住手续先办证,然后在大门口把所有带的东西花钱存在一排一排的铁箱子里,中间需要自己的书呀,笔呀,钱呀,带的饭呀,出来拿东西后都得重存重交钱。
我实在受不了这管理法,找过前台管理员,找过主任,找过馆长,你猜他们的答案是啥,出奇的一致:“有人偷书咋办?”。他们倒有理啦,用我们所有人的牺牲做代价,去防止丢书,还指不定丢没丢过呢。对,就这感觉,管得蠢,谁还爱去上图呢?
败家子儿啥时候都有,哪都有不只是农村,哪能怕出败家子儿小三,就不分家,不让老大,老二发家致富的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