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4d4a1154g8de7b0f85e06&690&690
http://www.bzcm.net/epaper/lbwb/html/2010-02/02/node_9.htm
◇亲情似金
家书抵万金
□张海鹰(无棣)
临近新年,我收到母亲的一封家书。看着母亲那熟悉的字迹,一种寒冬里难得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我至今还珍藏着十余年间父亲寄给我的十余封家书。每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满溢着浓浓的舐犊之情。每当望着那一摞厚厚的家书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它们捧在手上,细细用心灵去阅读、去感知,心潮常为父亲那刚劲的笔迹、流畅的文字和一字一句间散发出来的浓烈而亲切的气息所激荡、所动容,让我读出一片如山的父爱,引发我对母亲更深的绵绵牵挂和眷眷思念。
我童年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在外婆家度过。那时的我还年少不更事,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小学、中学在父亲膝下,父亲也没有给我写过信。直到上了大学,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我方有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淡淡的伤感。那时,父亲每个学期至少要给我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大抵都是教诲我明白“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之类的道理。每次接到父亲的来信,并不感到有什么欣喜不已,只是嫌父亲有些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再后来,我远离故乡数千里,父亲又开始给我写信,而且一封比一封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至此,我震撼于勤勉睿智的父亲那充满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有了家书的相伴,总让我少了几分孤寂多了几分安详;有了它的相伴,总让我牵起对父亲无边的思绪对母亲无尽的眷念。
读家书,读得泪涟涟;盼家书,盼得意切切。
做为长子的我,与父母江河阻,山川隔,只好“飞鸽传书,红雁传情”。是啊,“见字如面”!一张尺素、一纸红笺,承载着父子、母子多少深挚的情感啊!每每展读父母千里之外寄来的家书,我的心底总有许许感动,总有一种温暖的东西慢慢湿润了我的眼睛。
时间跨入新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通讯方式也越来越便捷,电脑、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多少人会问津三尺素笺?发个“伊妹儿”,愿意写多长就写多长,还不花钱。拿起话筒,就能听到亲人的笑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007年深秋,雪花纷纷飘落“北大荒”。我回故乡探望父亲,并为父亲送行。父亲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
突然有一天,我莫名其妙地寻出被我束之高阁的钢笔,打上墨水,坐下来,静下心,展开信纸,给父亲写信。信刚刚起个头,就不得不停笔。我能将信寄到哪儿呢?谁又会为我捎去我对父亲温馨的祝福?真诚的问候?于是,我就宽慰自己相信,天堂应该也有信使的!那么,就把我的思念和牵挂托付给好心的信使捎给父亲吧。
笔尖浸真情,家书抵万金。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如果,在远方,有你倚门望儿归的母亲、有你牵肠挂肚的妻儿,或者有你朝思暮想的恋人,那么,朋友,你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笔,把你的思念和牵挂托付给流畅的笔尖,让思念和牵挂流向远方……
http://s14/middle/4d4a1154g731af49f834d&690&690
http://s2/middle/4d4a1154g7f21deffcb41&690&690
http://s5/middle/4d4a1154g7f21df0b66f4&69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