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做个言而有信的人

(2012-12-25 09:02:42)
标签:

亲子

教育

家庭

沟通

分类: 珂宝成长记录

看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几个字,总觉得那就像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无人菜摊”经营16年,被当做一则罕见的社会新闻来报道,由此可见,我们这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已经变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伴随着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更加重视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很多人常常利用改革过程中体制存在的漏洞,采取各种非正当方式和手段,谋求高收入。受攀比效应的影响,诚信原则在社会公众中也就开始出现大量失常现象。更为严重的是,现如今诚实守信的人,往往成为大众视线里的傻瓜,每个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被各种利益所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在新闻媒体的曝光之下,都成为了失信的典范。


治理诚信缺失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有其局限性,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很高的成本,有许多领域法律难以作出明确的规定。所以,我想治理诚信缺失的更重要手段,还是要进行深入人心的诚信道德教育。这些道德教育,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大部分学校和家庭仍以分数论成败,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家庭诚信教育的状况,更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吃亏”。作为独生子女,受到过分的溺爱,就经常都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要求别人应该为我作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家庭的诚信教育因为父母的不同,可能千差万别。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部门,实在应该有足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千万不要将“无信不立”的民族沉淀,遗失在物质文明的红尘之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