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2008-12-14 21:12:27)
标签:

珂姥姥

珂宝宝

育儿

分类: 珂姥姥的文章

http://sign.liba.com/img_baby191051_1443848.png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已被收录到:新浪亲子“寻根民俗文化”专题:069号

http://baby.sina.com.cn/xungen/index.shtml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图/珂姥姥(小数码尼康S10拍摄)

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54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186平方米,舍利塔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攀登至顶层。各层为穹窿顶,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四明四暗。各层塔心室内皆有刻石,画像镶刻壁上,宝塔中心部位原有金丝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刹下至落地宫,以承托每层平面负荷,此做法为宋代遗风。临清舍利宝塔并非为“舍利”而建,而是缘于风水。塔内的石刻题记《迁移观世音菩萨塔疏》、《修建观世音菩萨塔疏》等,对该塔的修建缘由和经过,留下了翔实的记述。舍利宝塔由明代临清籍人柳佐(时为工部尚书)主持修建,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由次年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舍利宝塔下原有明代古建筑水寿寺,塔遂称永寿寺舍利宝塔,现永寿寺已不存在。舍利塔紧傍卫运河,为古运河一处著名标志性建筑,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为“运河四大名塔”。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2008年12月14日15时拍摄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2008年12月14日15时08分拍摄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古运河北支入卫处,明初始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修,清真寺为临清运河岸边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全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坐西朝东,三进院结构,由低到高,拾级而上。以主要建筑正殿、后殿及望月楼、正门等为中心,组成了东西向的建筑轴线。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角亭、经堂、沐浴房等,经堂为阿訇讲经及辅导弟子的场所,沐浴房为穆斯林群众礼前洗浴的地方。后殿三塔突起,攒尖顶部饰鎏金葫芦。清真寺建筑形式以我国传统为主调,透露着外来气息,布局精巧,结构紧严,舒展大方,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佳构。

    清真东寺与清真寺遥相呼应,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距今有500余年的历史,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穿厅、正殿、对厅、南、北讲经堂、沐浴室等组成。正殿为宫殿式造型,殿顶呈凸字形,四角飞檐,门为落地隔扇,殿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对厅面阔二间,进深两间,落地隔扇,六门相连,八角两窗,前有门楼彩绘精雕,造型别致。整个建筑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文化为一体,是不可多得的建筑一是精品。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2008年12月5日10时10分时拍摄 

2008年春节大年初二上午拍摄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这一张图片是2008年12月14日15点30分站在京杭大运河的河堤的石坝上拍摄的清真寺的背面。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清真东寺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这是2008年12月5日10日10分拍摄 

鳌头矶

    鳌头矶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坐落在市区会通河分叉处,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此处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处的一座石坝,其状如鳌头,石坝上所筑古建筑称鳌头矶。鳌头矶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望河楼,卷棚顶,前后隔扇,建于台基之上,基转砌,高5米,9米见方,下部辟有门洞贯通,观音阁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卷棚顶,木隔落地,与望河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为临清景观“鳌矶凝秀”之所在。西殿吕祖堂三间。鳌头矶古建筑群小巧玲珑,错落有致,布局紧凑,昔年登楼便可见运河帆樯如林,周围市肆栉比的繁华景象。明代大学士、著名诗人李东阳《过鳌头矶》诗中曰“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2008年12月5日11时40分拍摄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注:文选自运河名称临清专辑期刊;

图片拍摄、注解:珂姥姥

 

鸣谢吧友!公馆街老头:刘老师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为我当向导,对您给予的无私协助再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寻根·老屋老树】运河文化:临清的名胜古迹(图)

博主推荐更多文章:

认命吧女婿不是儿

小保姆竟成了孩子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