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嫩模Intel逼宫MBA  APU二世祖上位

(2012-06-18 18:04:50)
标签:

apu

intel

trinity

台北

苹果

macbook

cpu

gpu

西班牙

意大利

法国

英格兰

it

分类: 产品脱口秀

嫩模Intel逼宫MBA <wbr> <wbr>APU二世祖上位

如果说MacBook Air(下简称MBA)是笔记本中大红大紫的明星,那么超极本充其量是嫩模。随着笔记本市场超轻薄趋势愈加明显,Intel与AMD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超轻薄产品,但是风格截然不同。

 

四年前,苹果用MBA重新颠覆了笔记本的体貌特征,当乔布斯从牛皮纸袋子里取出最薄处仅有4毫米的笔记本,秒杀世界,倾倒众生。MBA轻薄且性能出众,推出后,迅速成为PC界的宠儿。两年之后,MBA二代横空出世,用闪存代替硬盘,令电池续航能力陡增。去年,MBA三代依靠双核Intel Core i5和四核Core i7处理器,在性能上再度超车。就在几天前,苹果发布了MBA四代,轻薄到3毫米的楔形设计,7小时续航,30天待机,一触即发。

 

MBA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笔记本的发展趋势,并由此改变了行业的格局。此后,Intel、AMD等厂商的大力响应,使得瘦身成为PC界的时尚潮流。Intel快马杀到,去年抢先推出了超极本Ultrabook。从UMPC到MID,从netbook到CULV,Intel不断地为行业创造新概念。然而,苹果连推iPad和MBA,Android平板到处留情,令Intel深感统治桌面20年的Wintel联盟日渐式微。微软支持竞争对手ARM的劈腿行为,更给了Intel一记闷棍。被逼上了火山口的Intel,发布了超极本Ultrabook,并选择超极本作为突破口——力争用低能高效的新一代笔记本,对抗平板与PC诸侯。

 

诚然,Intel希望Ultrabook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搞“PC+平板”的中间路线。但是与笔记本相比,由于受到先天瘦身的影响,它在硬盘容量、运行速度、图形处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上升空间。趋势,Intel的确赶上了,但是似乎仍力不从心,特别是Ultrabook在性能上也无法与同等价位的传统笔记本相媲美,令行业对超极本替代传统笔记本的前景并不乐观。嫩模要上位,出场费却要与当红一线明星持平,这便是超极本的困境。

 

如何能让Ultrabook在性能、功耗、成本的三方博弈中,权衡一个完美的三角形,是摆在Intel目前最关键的问题。虽然英特尔曾自信满满地预测,2012年超极本将抢占消费类笔记本40%的市场,但如今看来抢占先机的Intel却要面对强敌进场、兵临城下的困局。

 

首当其冲的便是宿敌AMD,借三星535U超轻薄笔记本后发制人,用基于第二代APU平台的超轻薄笔记本延续着AI争斗40年的战火。APU的诞生,让AMD超轻薄笔记本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尤其是刚刚蝉联了2012年台北电脑展“最佳选择奖”的第二代APU,能够赋予笔记本轻薄、高性能以及优秀应用体验三合一。无论是电池续航、视频防抖、3D游戏、高清加速,都让全球OEM厂商跃跃欲试。

 

微软Windows业务规划高级总监Aidan Marcuss表示:“第二代AMD A系列APU的发布令我们兴奋不已,微软将和AMD继续合作,延续基于A系列APU的辉煌。我们期待看到A系列APU与Windows 8携手为用户提供各种硬件配置的优质体验。”

 

AMD超轻薄笔记本不仅完成了轻薄、高效、低功耗的任务,而且还突出了APU异构计算、加速协作的独有优势。这些优势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能流畅运行图形、视频、高清游戏等主流应用。在最敏感的价格定位上,AMD也趟过了Intel的雷区,三星535U的官价为4499元,AMD这一招果然出得稳健务实。

 

随着PC诸侯纷纷染指超轻薄产品,Intel的先发优势正在被差异化竞争所抹平。毕竟,这个市场的定义需要用户体验来完成。如果希望超极本成为改朝换代的英雄,那么行业必须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予以支撑,如果只是散兵游勇,结果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