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星的旗袍(图)

(2012-03-05 14:59:31)
标签:

两会

普京获胜

刘翔

女代表

旗袍

五一黄金周

张艺谋

杨幂整容

嫦娥2013年

分类: 大牌点名

三星的旗袍(图)

两会召开了,人大换届。三八节快到了,女代表换上了旗袍。

如果说苹果用iPhoneiPadPC时代换届,那么三星就再为智能机和平板换上新旗袍。

 

NPD的调查报告显示,苹果目前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玩家,在包含平板或笔记本的统计中,苹果的份额是27%排名榜首,惠普和戴尔分列二、三位。但是考虑到iPad3即将发售,苹果的份额还将迎来一次小高潮。苹果的股价应声上涨5%,达到每股550美元。

 

一个产品竟然有如此的提拉作用,这便是苹果效应。按照报告显示,在苹果的市场分布中,iPad占据了80%的江山,在平板市场上,iPad也以59%独占鳌头。不到2年,iPad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领头羊。而平板在电脑市场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在去年四季度达到1.2亿台,比2010年同期增长16%

 

也正因为有了平板和笔记本,让传统的PC市场焕发了生机。如果排除平板的影响,PC市场反而有0.4%的下滑。苹果在去年四季度iPad出货量达到1500万台,在整个PC市场占据17%的份额。

 

或许,苹果是骄傲的,以至于盛气凌人,并不甩在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2iPhoneiPad照例缺席,于是一堆高清屏、四核、海量像素、NFC的新货纷纷争奇斗艳,春意盎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三星。

 

作为苹果的宿敌,三星正在通过AMOLED面板,让手机变得更轻薄,它的可折叠屏幕,正在引领新风潮。2012年,苹果并非一骑绝尘,毕竟竞争对手正在挖空心思抄近道,三星是在智能机领域最接近苹果的敌手,尽管专利权官司有些挠头,但是在研发实力上一点也不含糊。

 

虽然折叠屏幕的真机或许要到2013年才能面世,但是这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不再只流于概念。过于对于一张大图的显示处理,要么就是变小显示完整的,要么就要分成局部显示,这次有了可折叠屏幕,便可以将原图全方位显示。三星倘若大规模投入生产,可能会比Galaxy S IIOLED显示更加给力。此外,胶片涂层与温控塑料也让三星的平板电脑普遍减重30%。其实试过Galaxy S II的群众已经发现它虽然屏幕比iPhone 4s大,但是更轻,由此可见改良的必要性。

 

曾经有谣言称三星将在今年2季度推出具有折叠屏幕功能的手机Galaxy Skin,不过三星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就算工程谍图已爆红网络。三星对于下一代屏幕技术的定义是——可折叠、有弹性、很透明。其实早在去年CES 2011上三星已经有可弯曲的AMOLED面板屏幕, 0.3毫米4.5英寸。此后三星又马不停蹄地继续研发AMOLED面板,使之色彩更绚丽、黑白对比度更强,并且最大程度地比传统LED屏幕更省电。

 

作为昔日为iPhone屏幕代工的三星,这次终于对老东家动手了。这其实让苹果鸭梨很大,曾经有人说iPhone 4s是视网膜屏,但是最终还是跟iPhone 4一样的款型,不过是增加了一个Siri,提升了处理器水平。

 

或许iPad3是硬件升级的一个契机,但是苹果不急,毕竟还有iPhone 5iOS6的绝地反击。只是如果三星迫得太急,很有可能打破苹果的独霸局面。况且GoogleAndroid平台拥有应用开放性和设置个性化的优势,这足以抵消iTunes中电影、音乐和电视的窠臼。于是,三星的屏幕创新很容易在差异化竞争中立竿见影。

 

很多电视,显示器,智能机面板的厂商都在不断把LCD变为更亮的OLED,但是如果有了塑料的、可弯曲、更轻薄、不易碎的新材料。比如AMOLED,那么他们的倒戈投降也完全有可能。要知道,三星和LG联手控制着AMOLED市场,前者占85%,后者为15%

 

作为挑战苹果的急先锋,三星已经率先发布了一款智能机平板的21产品——Galaxy Note。这款5.3英寸的智能机,尺寸介于智能机与平板之间,三星10月份将出货200万台,到年底将新增1000万。

 

倘若它的折叠屏幕技术成熟,势必将引发移动互联网的新一轮洗牌。与其说三星在对赌苹果,不如说它在给未来下注。至于结果,能不能让移动互联网再次换届,就要看市场的反应了。但无论怎样,用户还是愿意呼吸新鲜空气,这是苹果曾经的成功路径,这一次,会不会轮到三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