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开始对书放电

标签:
当当电子书电商移动互联网手机pad李国庆余渝it |
分类: 产品脱口秀 |
21号,当当网电子书平台上线。从实体转向虚拟,这是一种变革。变革的动力不仅来自数字出版,也来自无线互联网。正如李国庆强调的,这不是垂直一体化的平台,而是开放的平台。并且,当当抓的是内容优势,各种阅读终端都支持。
李国庆之所以如此大胆,在于他卖10年书,积累下来跟出版社的合作关系。不算教材教科书,当当占图书市场超过20%,例如在广东省,35%的图书是当当卖,包括实体书店。当当的自信,来自于十多年累加的诚信。由于它不会懵版税,所以出版社乐于把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其实,出版社也好,书店也好,并不是不撒手。只是怕盗版之后,没有版税可收。当当可以通过数字加密技术,自主研发出计算平台,实时显示动态销售,一目了然,让大家都看到:无论卖实体书,还是电子书,过程清晰透明。
李国庆的目标是三年下载量超过纸书销售的数量。据报载,当当网电子书第一期上线五万本,占指定销售额的80%。具体就是选书,然后做数据处理,准确率高。排版副去掉,错行,有HTML,得重新校对一遍。关于定价,李国庆也在权衡,如何在量和价方面,与出版社达成一致,保证电子书一定比纸书低。一般下载价格为纸介书的一半。因为纸钱占中国图书的20%,美国就占10%,纸钱占了20%,外加分销成本和物流成本,物流和分销的成本还要占20%,这就是40%,所以当当不超过6折。这或许对实体书店有所冲击,但却是顺应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个新兴市场,很多竞争者也先后进来,让这个盘子越做越大,场子越做越热,人气越来越强。
显然,当当网正在通过自己的内容优势,盘活电子书领域,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有了先行者,跟进的就会增多。这就是用实力做多信心。而且,李国庆认为Pad类阅读,由于附加了太多的娱乐属性,反而失去了电子书的真意。本来,读书这事儿,就是安静的吸收、思考过程,如果被碎片化,结果往往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
除了PC端,无线终端的普及也为数字出版和数字分享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数字分享在这个时候被当当网提起,其实证明了手机阅读的发展潜力。一年十几个亿的手机阅读市场,谁能说不大?只不过,就像李国庆调侃的那样,当前移动运营商平台上的阅读群体,却大多是三保人员:保安、保洁、保姆。消遣的内容也多为情色出版物,这些官能性读物,并不能代表图书的主流。更像地摊、火车站文学,而实际上出版阅读的主流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最终,当当,站了出来。
其实,无论是阅读器厂商、内容提供商,还是移动运营商,三方都渴望通过数字出版、手机阅读分一杯羹。但是,不成气候。作为国内最大的图书零售平台,当当网正式涉足电子书领域,无疑将给这个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当你通盘考虑政策、法律、加密、分成等诸多问题,你会发现当当网的电子书平台,的确是顶着很大压力来推行改变历史的进程,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