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ogle:SNS的华丽拳手(图)

(2011-07-12 15:54:47)
标签:

google

twitter

facebook

微博

android

安卓

it

姚明

京沪高铁

分类: 大牌点名

Google:SNS的华丽拳手(图)


曾经的Google Buzz重重地砸在沙包上,终成哭泣的拳头。
如今,Google+整装待发,誓将SNS华丽招法进行到底。

 

7月12日,PIMCO联合创始人Bill Gross已经开始放话,Google+用户破亿将创造纪录。刚刚推出半个月,就有如此豪言,这恐怕跟坊间的传说相关。最离谱的传Google+的用户已达450万,最保守估计大概有100万。


半个月前,细心的你或许留意到一个神秘的黑框爬上了Google的主页,不必惊慌,这不是黑客的征兆,而是Google释放新品的迹象。这一次是Google+。


问:什么是Google+?答:这是Google炮制一年的绝密社交计划。主导者便是走马上任的Google CEO拉里·佩奇。他早在4月份就公布了Google+的视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时间花费在SNS网站上,作为在线信息的主要入口的搜索显得岌岌可危。所以,佩奇将Google+列为谷歌的最优先级任务。

 

2个月后,Google+终于拉开了内测的序幕。据说Google+更加人性化,但并不属于Google豪赌的范畴。事实上,它除了更好更舒服地展示大图之外,并没有比Facebook和Twitter更惊世骇俗的做法。但是,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计划,你就明白Google+说的是Google自身的延伸,而并非只是一款SNS产品。

 

为了与Facebook区分开,Google+以隐私功能作为区分点,让用户在Google+中可以创建不同的朋友和熟人圈,并能只针对这些小圈子分享信息。显然这是吸取了Facebook在隐私上吃的亏,说明佩奇和他的团队更加注意进化。他们很清楚,人际交往,是现实生活中最关键的一环。但是在互联网上,在线工具做的很粗糙,或者说不够精致。所以,这就是Google+需要解决的事,把现实交往的成本降低,而且还很好用。

 

这个小圈子,名叫Circles。为了它,Google的工程师可是在UI和UX上下了一番功夫,所以界面不仅友好,而且惊艳。Circles满足交互性,你不会漏过一个月前打招呼的每个朋友,借助Google强大的搜索力,Google+1不会是难事,而且还将成为人际环,如此传播下去。记住,Google+不是产品,而是特点。这意味着,Google再用实力做加法。

 

分享的过程,也被Google简化了,你可以将Gmail或者Google Contacts上的用户添加到人际环中,而且UI设计相当简介美观,这一点被视为挑战Facebook群组功能的好方法。不断地创建新群组,劳民伤财,容易让用户审美疲劳。相反,Google+中的人际环,让用户找到了现实交往中的乐趣,并且位于Google主页最顶端的工具栏中。

 

Google+有一个核心网页(central Web page)来展示朋友和联系人分享的评论、照片和链接等信息流。顶部工具栏囊括大部分谷歌服务:搜索、Gmail、地图,用户可以通过工具栏访问私人数据,并将信息分享到数据流中。每个网站的分享模式不尽相同,但是Google+将其简化为一个工具栏,这无疑发挥了Google全能的应用特性,用户可以多平台访问,PC浏览器、手机等移动终端都可以适用。

 

第二个功能叫做Sparks。这类似一个搜索盒子,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个分享工具,好的内容将伴随好的对话。用户可以把精彩的搜索内容装进盒子,Google+会分门别类了解你的偏好,从而搜集相关的博客、视频、书籍等等。第三个Huddle功能:群体亲密分享,这个兴趣列表,将会实时更新,全球的用户都可以分享各自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片段。

 

第四个Hangouts功能:即视频群聊,也令用户欣喜不已,这种跨Android、iPhone等平台的即时聊天功能,缩短了人际环中的距离。最高10人的对聊,极大地适应了高速网络,并解决了SNS网站一直挠头的分享视频聊天内容问题。从YouTube的段子,到彼此的心事,完全都可以成为谈资,并能自动将用户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保存到服务器中,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电脑访问这些照片并分享。

 

第五个功能是Instant Upload:便捷上传影像视频。那些拍客也可以在Google+找到共鸣,因为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都可以将照片、视频即时上传到Google+及私人相册,从而享受到一键分享的乐趣。同时,Google+的文档,也有所突破,它是用户分享内容的集合,“+1”按钮极大地丰富了用户分享的途径,而这也类似Facebook的喜欢按钮。

 

可以说,Google+是迄今为止Google对SNS最大胆、最冒险的尝试,越是接近于现实社会的分享,越会引发世俗的讨伐。吸取了Wave和Buzz的失败后,Google重新出发,希望可以和Twitter和Facebook一决高下。当年,Buzz曾经被寄予厚望,但是官方自杀行为,让用户惋惜不已。还好,Google+整装待发,而模样也有几分Buzz的风姿,但它更巧妙地利用了用户对隐私的关注,从关心用户信息分享方式入手,来寻求新一轮的市场机会。

 

可以说,Google+激活并颠覆了Google所有的应用服务,曾经你传照片必须依赖Picasa,如今Google+轻易可以办到。不过,由于内侧的邀请码有限,更多的用户需要再忍耐一下,期待公测的到来。

关于Google+,佩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今天的互联网是人的互联网,我们组织全球的数据,最终还是为了理解人。

毫无疑问,Google+是社交的,大胆的,有趣的,好玩的,当然也是现在Google最需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