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愿

标签:
影评玫瑰宅男张学友阿凡达死亡笔记方文山罗湖香港it |
一
乖乖转身走了。
你的第一反应是痛。
不喜欢送别。
电视。电影。mv。见得多了。
但自己还是很难接受。
别,是种考验吧,你猜。
考验什么呢?
生平至此,只送过3次,2次为了她。
你做人很洒脱自由,活得无拘束,无羁绊,爬格,k歌,扫碟,驴行,每一个面都那么鲜活。但你遇到了她,才赫然发现自己没那么屌。宅男也会奉上温柔的手心。
前两天你还说,欣赏她的眼睛,说她的明眸流光如水晶般纯净。——大概用来形容那份入骨的想念。
有点好笑,但绝对坦白。
这样的一个时代,怎么能没有爱?好像一方舞台,没有了这样执勇的人,没有激情的主角,怎么可以?
但居然是送别。
二
8月前第一次聊天,2个小时的笔谈,你们就像顺藤摸瓜的侦探剥离彼此的一个个细节——从“死亡笔记”说到方文山,还有那个与你们有命运交叠的《My Soul》。
熟极而流。
在翻留言的当口,你记得彼此互加好友都没怎么验证,而平时彼此肯定都不会这样,是天意吧。
顺理成章。
照片,台湾,麻小,书单,事无巨细,都伴随着一个凡人和神仙mm的对话。
乖乖实习的经历很绚丽。
她在msn上的照片非常吸引你,大概是太久都没有见到这样一双大眼睛的缘故,明亮,清澈,心动,难忘。
还有你最钟爱的——黑色。
有人批评你以眼睛审美过于幼稚,都是些肤浅的类人猿在耳边聒噪,烦。
眼睛,心之窗,思想温床,流波荡漾着灵魂的光亮。
你真是一心喜爱那样的大眼睛,继承自母亲那双温柔的双眸,从出生开始,注视。
心路历程中的眼睛,在不停更迭,如镁光灯聚焦的舞台,走过无数俏眼的女子,却很难动心,一路走来,皆是过场。
拒绝多了,变得麻木。
对爱,由苛刻到怀疑。
那种偏执,很残酷,心也在降温。
朋友劝你,何必那么坚持,也许你不过是在等一个符号,又何必和眼睛过不去。
如果眼睛是托辞,那一定是你的世界里最动人的托辞。不似有些人对火辣的难耐,看后索然,觉得眼睛是那么重要,因为精神可以长久。
能发掘生活,能考量人生,能碰到这样一双心动的眼睛,用你的心去接近美,这总比遇不到好。希望,总是在山重水复的时候出现。人,也一样。
有些事情总要去尝试的,前提是要值得,那双眼睛,像前世的约定,出现。
在罗湖的另一端——香港。
三
是哪次搂着她照镜子“如果非要说我爱的根源,那就是这双大眼睛”
“切,你这个无聊人。”她戏谑。
你和她交往,忍不住内心如潮的狂热,也还要看她的反应。
某刻,在蒙着被子痴望着那双眼睛,无意间眨了一下,被抓住了唯一一次,她很得意。
有人看了要笑,觉得有痴人的傻气——但是专注也不过那么一种安心的表情,时常被纤细的手指挡住视线。
现在浮躁的尘世,一个专注看女子眼睛、倾听她言说自己的人,不多。
没用罕见,因为要低调,要谦虚。
说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四
古代也有你这样忘我投入的吧,只是方式不同,谁让现代人有网络,有手机呢。
爱让人感动处是彻底颠覆你之前勾勒的图景,完全让你迷失在幸福的一角。
即使如此,也会有失望。
她的脚印在雪地里,编织成一条深浅的轨道,你的魂仿佛也随之奔跑。
她不让你送,希望你安心在这个城市落脚。
你不强迫她陪,是因为彼此都有微薄的理想,谁都别割舍,别牺牲,才好。
成全,却不完满。别,却一直挂念。
今年的情人节,很巧,不少人注定在炮竹声中,把爱释放。
而你却在思量,在烟火绚迷的维多利亚港,过年。
如学友那首老歌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