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ns黑莓it |
分类: 大牌点名 |
Facebook做了个调查,询问用户是否愿意把评论公开。结果反响冷淡,无人问津——但是,很多厂商都看好这个金矿。厂商总是希望通过网友们的交谈嗅得蛛丝马迹,觅得商机,如今他们盯上了Facebook的用户信息。
6月24日,Facebook开始试探用户的口风,看看他们愿不愿意透露自己跟朋友间的密语。这预示着Facebook已经准备在金融危机下涉水人肉生意了。因为很多第三方厂商都希望通过Facebook这个平台,调查目标人群的口味和对产品的满意度。而苦苦破解盈利模式的Facebook自然就顺坡下驴,坐享其成了。
Radian6就是一款为广告业主与公关商开发的,能在Twitter和众多SNS社交网站上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引发好友们之间的话题,从而达到调查的目的。这个公司的高级主管Marcel LeBrun坦言,对于厂商而言,豪爽的Facebook无疑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内容王国。类似的公司还包括Sysomos和RightNow,它们都是根据Facebook用户时时更新的状态信息度身定做的。
一旦,Facebook不再是秘密的后花园,那些毛孔里渗透着贪婪的厂商会趁机大捞一把。因为这个网站上聚会了太多的公众信息,用户可以随意敲几个关键词,立马就会有各类结果呈现。Facebook新闻发言人称,用户公布的票务信息、政见、购买意图,对于厂商比他的朋友们更有用。因为,这搭建了需求与供给的一座桥梁。虽然,自由市场在金融危机之下饱受非议,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技术水平上的对接,将直接带来丰富的销售量。
厂商都希望把Facebook的数据内容归为己有,精耕细作。试想一下,一个2亿用户的网站,他们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了市场导向与销售策略。不过,它们也希望Facebook不要透露用户的私人信息,以免惹上麻烦。毕竟,它们真正想收入囊中的是主流的消费动机及偏好,根本无暇顾及张三李四的小秘密。
类似聪明的公司,比如telco Embarq,它提供本地及长途电话呼叫以及互联网服务。平均一天,它要追踪Twitter上50-100个品牌的风吹草动,无论是博客还是评论照单全收,一网打尽。互动品牌经理Kevin Cobb坦言,世道差有目共睹,Embarq也经常接到用户抱怨的电话,但是这项服务将间接提升公司收益。
面对Facebook的蠢蠢欲动,Cobb认为Embarq会坚持自己的一定之规。毕竟,Facebook是个私人化的网站,人们是以个体的方式存活的,所以Embarq也不会将它们打包,只是每次在他们的评论下飘过,留下推荐产品及联系方式。当然,Facebook这个宝藏的价值毋庸置疑。
其实,从社交媒体上挖金子的做法并不稀奇。为了品牌价值与潜在客户,许多公司在这方面花大价钱整了软件提炼在线聊天的数据。不过,跟Facebook的袒胸露乳相比,前者真是犹抱琵琶的小儿科。
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的确有点俗气。但是为了救市,Facebook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巨大如馅饼的机会摆在眼前,香浓、诱惑。在迫不及待出手之前,Facebook还得必须摆平用户,才能心安理得享用那些个人信息。根据调查,这个可供开采的金矿远远小于用户总量,2亿用户里大概只有几千个用户填写了完整信息。
与此同时,很多市场大鳄也纷纷把目光投降了Facebook。Comcast和戴尔也花大力气研制了像Radian6这样的监测工具,集合网上关于某品牌的言论并作分析。Radian6的CEO LeBrun认为,它的用户平均每天会收到600万个监测结果报告。
说了这么多,Facebook本身也在分析用户的更新信息,以探寻他们对于个别页面的想法及对新产品的意见。例如,黑莓的页面共拥有25万多用户关注。所以,广告商在此推出的产品讨论很可能在未来转化为收益。Forrester研究分析师Josh Bernoff认为,了解用户在自己页面的留言将是决胜市场的最大卖点。
Lotame咨询机构专门处理在社交网站上刊登广告事宜。公司CEO Andy Monfrie坦言,虽然尚未光顾Facebook,但是回馈效果足以证明用户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路数没有改变。
不过,对于广大Facebook用户而言,被偷窥当然是个问题。很多人在评论中写道,他们不愿意被Facebook出卖,或者变成待价而沽的羔羊。无利益关系的交流,是真实的朋友知己。一旦沾染了铜臭,那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