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为金融危机再就业工程献礼

标签:
影评日本入殓师本木雅弘广末凉子娱乐 |
分类: 骨灰级影评 |
期待很久了,送行者的乐章。
但患得患失的结果就是,感觉一般。
不得不承认,久石让的音乐还是一流,最后本木雅弘替父亲入殓的10分钟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令人动容。
广末凉子还是一贯的温婉笑容,这么讨巧的妻子真是男观众心中的梦啊。
琢磨好莱坞把最佳外语片给它,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因为金融危机。如果说拿8个奖的《一百万零一夜》是为了让大家开心的话,那本片无异于对失业群体的一次心灵抚慰。
大提琴手本木雅弘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最后只得委身做了入殓师,但是随着给不同的人做最后的祝祷和仪式,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不算临终关怀,但的确是用心在送别死者。
那个说“好吃得让人为难”的老头,那个因为爱人而坚持这份工作的大嫂,都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前一段,看到报道说,丧葬业也成为暴利行业,或许人们很关注白事中的气魄排场,但是往往忽略了某种细微的送别,本片对于西方观众也是一次亚洲文化的扫盲。去掉了冷冰冰的理性和歇斯底里的感性,看着他小心翼翼地为死者着装,上妆,算是怂了最后一程。
2005年的时候,曾经在五道口的KFC见过一位替死者上妆的女孩,她在描述工作时候的热情,让我觉得很惊讶,当时还不太理解这背后的意义,后来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丧失亲人的痛,(张柏芝在《忘不了》中说“糟了,哭不出来”,原来是真的)你根本没办法流泪,因为多日的无眠已经让心力交瘁,你只是用敖红的眼睛对来人还礼,按时地换掉镜台上香炉里的香,保持白蜡烛一直燃烧,不知疲倦地遮着白色的花和各种传说中的冥币,在最后的殡仪馆中,望着棺木中的亲人,缓缓地走过,默默地离开,从头七开始佩戴着“孝”牌,走过一片片记忆的坟场,数着音容笑貌转眼化为尘埃。
窗外的雨有些听了,看这片子总会让人想起生命无常的悲凉,于是拨了那通电话,接着就从夕阳跨到了黎明,开始还有久石让的音乐,最后只剩下想象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