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王位谁来继承

标签:
苹果乔布斯微软盖茨鲍尔默麦当劳it |
分类: 大牌点名 |
微软走了盖茨,还有鲍尔默。
苹果走了乔布斯,还有谁?
虽然不是每一个伟大的公司在创始人离任后都会面临生死考验,但在苹果绝对是。乔布斯曾经的离开与回归,带给这个公司的不只是业绩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理念上的革新。但是这一点,继任者就很难复刻。
乔布斯离任的端倪出现在6月份苹果开发大会上,当时这位CEO憔悴的面容和几次停顿,似乎都预示着些什么。尽管,苹果的发言人表示,这是乔布斯的老毛病了,不打紧。但现场的很多人都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
不管领导权交替的时间是1年还是20年,反正给乔布斯物色继任者这件事是苹果的当务之急。“一旦你习惯了跟天才打交道,那么你就肯定对凡夫俗子没兴趣。”Caliper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Patrick Sweeney说,“能够接过乔布斯这棒的人才可不好找。”还记得乔布斯第一次离开么,那对苹果绝对是个灾难。1985年,乔布斯把自己的良师益友——时任百事总经理的约翰斯库雷John Sculley挖了过来,扶正,结果怎么样呢?苹果的走向一塌糊涂。播放器毕竟不是可乐,数字产品与饮料完全是两回事。10年后,乔布斯回归,苹果才迎来了从市场跟随者向创新领跑者的蜕变,新锐产品彻底打了场翻身仗。
Sweeney坦言,乔布斯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这也使他拥有无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苹果所做的,就是把梦想一步步地升级,从iMac到iPod,再到iPhone。跟很多经历绕弯打转才成功的公司截然不同的是,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如有神助,一个个新产品奠定了苹果王国在创意产业链条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麦当劳的成功是盯紧顾客需求促进市场销售,沃尔玛的策略是以比竞争对手更低廉的价格占据市场份额,但是苹果,是靠创新包打天下的。
但是Sculley显然与苹果八字不合,这个当年创造“百事挑战”的管理者,通过分化的市场策略从竞争劲敌可口可乐手里生生抢来了市场份额。然而,他却无法为苹果的用户创造赏心悦目的新产品,他甚至不了解用户的需求。因此,他没有领导苹果走向光明,而是乔布斯拯救了苹果。在许多声名显赫的管理者纷纷倒下的时候,乔布斯没有从众地选择价格战的方式,否则苹果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乔布斯跟麦当劳的创始人Eugene F. McDonald爵士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创造了公司的黄金时代,不断地创造新产品。通过令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让人们在广播时代和电视时代都打上了麦当劳的烙印。这些在Jim Collins的经典管理著作《From Good To Great》均有记录。1958年,麦当劳爵士去世,但麦当劳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处在黄金期。
乔布斯也一样。他对苹果的了解远比经验丰富的管理大师管用。“新人总是希望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就像戴手套,一旦他上手了,他又会改造这副手套,渐渐地,他厌倦了,就把手套丢了,因为它过时了。”Sweeney接着说,“但是,乔布斯抓住了两个关键点——激情和创造性,这是一副永远不会过时的手套。”
显然,苹果无法立刻找到乔布斯合适的继任者,解决公司未来的发展问题。苹果很少提及内部工作压力的问题。事实上,只有少部分天才员工还留任,有许多人已经另谋高就。比如曾负责苹果iPod产品线的Jon Rubinstein,就在去年跳到了Palm公司做高级主管。即使有人跳槽,乔布斯依旧保存了一个精良的团队。苹果的COO Tim Cook和CFO Peter Oppenheimer专攻投资和财务:作为一名曾在IBM和Compaq服役的老兵——Cook,已经成功完成了从Mac到iPod的换血造血工程,业务推进一马平川,在2004年乔布斯因癌症手术退隐江湖的时候,Cook很好地完成了代理CEO的职责。
不过,乔布斯似乎对Scott Forstall的好感与日俱增。后者是苹果的工程师,从斯坦福毕业后就加入了公司,在1997年参与收购NeXT,深受乔布斯器重。当然,如果由于健康问题退隐江湖,乔布斯的继任者将很难达到他的高度,无论是高瞻远瞩的气魄还是深思熟虑的权谋,乔布斯都是他那个时代最具风彩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