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遭遇“隐私门”
(2008-07-04 07:50:55)
标签:
youtube维亚康母it |
分类: 大牌点名 |
捍卫隐私的斗士们开始向Google发炮了。
因为这些年,Google通过旗下的搜索引擎、视频网站(YouTube)以及e-mail(Gmail)收集了大量的用户个
人信息,此举简直就是对公共领域的大规模侵略。不过,这次攻击能否给彻底让Google收手,还是悬而未决
的事情。
周三,曼哈顿地方法院法官Louis L Stanton受理Google被诉的案子,他敦促Google尽快将其所属YouTube的
涉案用户(人数过万)资料提供给维亚康母公司(Viacom),因为这些YouTube用户涉嫌上传侵权视频,他
们将面临10亿美元的侵权损害赔偿。维亚康母希望通过数据证明上传的侵权视频在YouTube上观看次数要远远多于非侵权视频。
此案一出,隐私权重回镁光灯前,众多博主也纷纷把此事当作噱头。电子边界基金会的律师Kurt Opsahl认
为,这些YouTube用户侵犯了视频隐私保护法案(VPPA),使隐私曝光在YouTube的所有用户之下,这是很不
厚道的。长期关注Google发展的评论员Danny Sullivan认为,YouTube上根本就没有隐私这回事,法官Stanton纯属小题大做。事实上,Stanton的做法显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根据维亚康母的资料显示,Google的数据如果进行加密,维亚康母连自己公司的信息都搜不到。法律专家和维亚康母的律师团都是通过Google来获得登录YouTube的用户信息的。这还真够讽刺的。如果数据进行实名分析,那么维亚康母只能用于法律诉讼。因为过渡的数据泄露将会导致维亚康母遭受另外的指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很划不来。维亚康母的诉讼律师Mike Fricklas说,到目前为止,侵犯隐私权还是纸上谈兵。我们根本无法挨个把每个涉嫌此案的姓名或IP都拎出来一一拷问,这根本不现实。我们只能进行统计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完成诉讼程序。
艺术技术法律集团的首席律师Gregory Rutchik认为,律师所谓的保护程序普遍都是瞎扯淡,因为隐私数据
几易其手就没什么价值了。他觉得维亚康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思考诉讼角度。显然在维亚康姆和律师之间多了到长城,如果你相信司法系统的有效性,你就可能失去YouTube上的安全性。Stanton法官想阻止隐私信息外泄的问题:那些把他人隐私信息传到YouTube上的人的确应该收到制裁,但是Google也对视频过滤与版权保护做了一些工作,你很难一下就否定它。YouTuve律师Catherine Lacavera认为,法官的权衡是Google的小胜利,因为法院已经开始限制调查了,他们拒绝了维亚康母使用用户隐私视频和Google搜索技术。她认为,Google应该在维亚康母起诉前把所有的用户匿名保护起来。
不过,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PIC)的主任Marc Rotenberg认为,目前的法律漏洞百出,根本Google无法保护
信息。他坚持认为维亚康母应该获取任何对本案有利的证据,但Google却设置了重重障碍。其实,只要
Google提供把信息提供给独立第三方,就能解决双方的矛盾。Google的隐私政策是包括如果出于法律需要而把数据提供给第三方的。Google产品管理经理Scott Petry认为,如果我们接受这个隐私这个事情,我们就得遵守相关法律。但他同时指出,在很多情况下,Google是有权依法不向政府提供用户隐私信息的。EPIC的Rotenberg认为周三的事情证明了网络用户行为潜在的危机,这是我们多年面对的问题。Google保留
了太多的用户资料,结果它让个人隐私越来越不安全。
围绕Google与维亚康母之间的诉讼案使很多广告商认识到了“行为研究”的重要性。Google、微软、AOL都
纷纷开始把用户在线行为作为市场的风向标。eMarket公司的广告分析调查显示,只有23.6%的受访者认为广告商保留匿名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是“可以的”,而57.2%的受访者则坚持认为广告商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应该诉诸法律。看来,今后关于隐私权的斗争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