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内网向表兄Facebook学什么

(2008-05-05 22:29:36)
标签:

软银

孙正义

facebook

校内网

千橡互动

陈一舟

it

分类: 大牌点名

今日立夏。

软银的输血,让陈一舟的校内网生机勃勃。当年3个斯坦福的毕业生创造的辉煌chinaren,曾经让很多朋友寻到了同窗故旧,建立了丰富鲜活的人脉链条,如今他故伎重演,不知道注入Web2.0(新闻聚合等)的校内网争不争气。通过对校内美国表兄Facebook的分析,或许可以找到些许它自我修正自我拓展的痕迹。

校内网向表兄Facebook学什么

惹火的社交网络是青少年的宠儿,但满腹怀疑的成年人需要更到位的理由,才肯注册。说白了,Facebook就是你自己的新闻聚合。拥有7100万注册用户的Facebook去年就风光无限,如今社交网站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狂欢。校内网几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陈一舟手里迸发出了赚钱的欲念,这反过来也是一种对成功的礼赞。那个有着“校园情结”的家伙总能够把他的点子发扬光大,这种不屈不挠一根筋的精神是创业的前提。不过,Facebook在国外也遭遇了尴尬的瓶颈,越来越多的痴迷者逐渐醒过味儿来,他们不断质疑抱怨这项情感投资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假如一个没用无利的无底洞摆在你面前,你会傻到跳下去么?曾经那些忠于Facebook的技术信徒也不再活跃,他们的自省与反思达到了高潮。比如Flickr(全球最好的图片网)的创始人、现雅虎高级总管Caterina Fake,就是一个反Facebook的模范,她把自己的Facebook主页当作了樟脑球,彻底尘封。

个人认为,Facebook们的成功是一个人线上生命的延续,但当你的生活被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甜蜜和麻烦时,试问谁还有好心情天天去浇灌这颗开不出啥果子的树呢?那些乐观主义者,总抱着一个看Facebook如何成长的心态,他们发挥了鬼斧神工般的想象力来编织自己Facebook的主页,并手握着放飞的希望,一边摇晃,一边自我膨胀。

 

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步。理想的状态是,大伙一干人等全部被Facebook招安,各自涂抹自己的阵地然后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享社交之乐趣。也许学生族善于打这张亲友牌,特别是同窗,简直是魔弹最有力的靶位,而且他们大多处于新鲜好奇时尚酷的心理,所以会欣然接受,病毒式感染。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把这种现象成为一个用户的社交地图,而且这个地图的建立标志着Facebook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Facebook原来是从一个学校校内的同学录起家的。而大多数成年人则常常是一对一邀请(如通过email等),然后因怕辜负同学一番盛情才临时抱佛脚,纯属赶鸭上架建立关系的。不过,Facebook提供的工具都不好用,这绝对是最大的败笔,费时又费力。而且,这个服务只有在你的好友数量达到一定值之后才能充分享受在线社交的乐趣。

 

Facebook跟其他社交网站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实名制就足以让某些披着不知道什么皮的家伙遁形或逃之夭夭;出卖隐私,曝露狂,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琐碎心里就毁了最初的欲望。在网上做人,不好么?其次,在差异化淡漠copy成疯的年代,Facebook把新闻聚合发挥得淋漓尽致。你在Facebook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变成你的新闻或消息,这对于自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猛药。这既满足了他人疯长的偷窥欲,有拓展了他的社交网络。而且朋友越多,你的这种自我膨胀感越强烈。新闻聚合把你的行踪与别人的轨迹让你一目了然。比如你的朋友加入了某个社区,或谁同谁成为好友,你都会被通知。某些人可能发回了去杭州的照片,某些人则变成了湖南卫视的粉丝,某些人可能准备参加周末锐舞派对,等等。这样的新闻提示会诱导你点击他们的主页,从而消磨了你的时间,而这正是Facebook会员的典型活动之一。

 

Facebook新闻聚合跟其他沟通工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可以向你报告很多人并没有主动公布的事情,单凭一个动作就成。这个平台足以让你不断被挑逗,不断被引诱。不过,要想新闻聚合的好,朋友一定不能少。当然,你也需要不断地耕耘,否则荒凉的主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得不到好友的垂青,更会被大多数用户忘记。实际上,Facebook的具体技术是保密的,它从未表示过运行的具体细节。不过,有些你还是可以发现的,打赌有些人是可以通过蛛丝马迹理解的,但新闻聚合只是个交换信息的过程。消息树、小喇叭、广播站,而已。作为窥私工具,Facebook显然比“很陈很冠希”的图片发布者Kiro更和谐,看朋友的一举一动也是种关心,这是个安慰自己的好理由。新闻聚合是原始的、本质的。但是它会越来越聪明地通过你的点击和观看,抓取你内心中最痒痒的部分。这就是Facebook的前瞻性,冒着冲撞隐私的大不韪,2006年秋天,新闻聚合一经问世立刻收到了用户的欢迎和不是棒子。经过测算,你需要有50-70个朋友之后,才能达到影响力群体的下限,这时你才刚刚开始享受新闻聚合带来的乐趣。

 

甭管怎么说,Facebook玩的是人海战术学,社交的品味和技巧全部都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也许,有些成年人对有事没事蹦跶出来的新闻不以为然,甚至还觉得讨厌,当更多的人或许正在享受这种千里眼顺风耳带来的丰富养料喂满好奇,本来线上的生命就是这样撩拨你的,正所谓“乱跳出小消息,情义全在聚合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