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网通、电信的“投名状”

(2008-01-01 18:49:05)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投名状

中国移动

中国网通

中国电信

google

谷歌

it

分类: 产品脱口秀

在网通、电信的地域竞逐赛中,电信拔得头筹,但是在固话与移动的PK中,似乎后者的霸道有目共睹。在3G牌照和电信重组都扑朔迷离的时候,三家分市场的局面有点像《投名状》中的三兄弟,可对于用户来说,除非资费实惠与服务到位,否则它们三个都是靠不住的。

 

移动、网通、电信的“投名状”

 

下雨天最适合做三件事:K书、扫碟、睡觉。

在一个缠绵的雨天,我拖着淋湿的身体走进一家打着橙红色招牌的便利店。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随手翻阅期刊,突然一本关于Google的杂志闯入了我的视线。从那夸张的密码拼图中,我洞悉了么每天搜索界面的隐形图案,通过变化的线条和色彩标记着特殊的日子。譬如今天,Google的主页上出现的密密麻麻的彩点就是SYN、SYN、ACK、ACK,而这正是互联网的语言——TCP/IP的握手方式。从军方ARPANET网上诞生的协议,今天已经25岁了。对于所有从事网管这一崇高而伟大事业的同志们来说,TCP/IP 就是每天打交道的家常便饭,而“IP负责传输数据,TCP负责如何正确地传输数据”这句口头禅,也成为了给新手引路的敲门砖。

 

南北分治

上网,没有TCP/IP就不行。但是有了它,运营商也不一定就行,比如中国网通。“南北分治”的政策是为了鼓励竞争,避免资源重复浪费,是好事情。然而,划江的同时,也制造某种不可逾越的制度壁垒与利益鸿沟。中国网通,这个2008年的奥运合作伙伴,似乎在南方21省的业务只能用球场上的梦游来形容。那个与中国电信签的《合作协议》几乎死死扼住了运营的喉咙,让它无力回天。此外,中国移动单向收费的雪上加霜更是毁了网通的南方梦。据悉,2007年,网通南方21省主营收入预计达104.05亿元,净亏26.1亿元,与2006年基本持平。相比之下,中国电信的小日子要红火得多。单去年其实现通信主业主营业务收入就高达1771亿元(还不含初装费),同比微弱增长2.4%;同时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小升1.9%。

 

显然,去年年初两大固网运营商签署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协议》成了网通掣肘的罪魁祸首。因为根据协议,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进行项目投资和发展新用户(包括传统固话用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包括发展新的政企客户。从南北的区域业务而言,这无疑把网通五花大绑了起来。信誓旦旦要雄起的广东网通去年营收达23亿元,但还是在亏。于是,狠下心来的广东网通计划在2008年打一场利润转正的翻身仗,然后在2010年,夺取10亿净利润的制高点。不过,美好预期并不能掩盖网通南方不定,北方走低的市场现实。

 

宽带救主

叫嚣着“宽带我世界”的中国网通,早已把TCP/IP这张牌牢牢地握在手中。去年,网通宽带业务全年净增用户620万户,达到2260万户;收入预计达159亿元,猛增36%,拉动整体收入4.46百分点,成为在3G牌照未果之时的一道亮丽的彩虹。只是,“亲情1+”为代表的捆绑融合类业务、ICT业务等新型应用盘子不大,增幅再快也无法上演单骑救主的好戏,因为话音业务的直线下跌是个不争的事实。但看到曙光的网通自然会好好的耕耘这来之不易的胜果,因此2008年它将新增宽带用户数定到了800万的“高位”,颇有点拿ARPU说事的勇气。

移动、网通、电信的“投名状”

反观,中国电信宽带用户达到3810万户,商务领航用户达到200万户,我的e家用户达1100万户。看来固网运营商都牢牢地抓紧了宽带这根救命稻草。而且,电信在北上的表现显然要比网通南下的表现要好很多。据悉,中国电信北方公司2007年完成业务收入33.2亿元,增长7.4%;在北京更获得21.2亿元业务收入,同比大增20.3%。此外,中国电信2007年非语音业务收入达到678亿元,占主营收入比重达38.2%,比上年提高6.8%——根据规划,非语音业务的收入未来三年占中国电信收入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55%。

 

而且,电信在结构性布局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既然主打宽带和增值业务,那就要细分受众。于是,面向政企客户的“商务领航”、面向中高端家庭客户的“我的e家”业务都应运而生,而且涨势喜人,成为电信不倒的中流砥柱。

据悉,2008年1月3日,广东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将正式挂牌,广东电信将整合现有的号码百事通、黄页、声讯、综合传媒等资源,以公司实体经营号码百事通这一转型业务。早在去年8月,中国电信就把“号码百事通”业务独立出来作为强力主打,还成立子公司——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这个以上海为大本营逐渐辐射全国的新势力,将更集中地扩张固话搜索的地盘,意图横扫全国。

 

移动、网通、电信的“投名状”

 

固话出路

但跟强势的中移动相比,固网运营商还是气短。电信重组的大棒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因此固网运营商个个疲态尽显,惴惴不安。虽然网通、电信都在网络上搏命,然而在固话的流失方面却都无能为力。拆机户、零次户纷纷投入中移动的怀抱是无法逆转的市场趋势。去年11月,中国网通固定电话用户猛降76.09万,10月份下降数量为37.04万。同样是11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650万,中国联通两网新增用户139.7万。

 

固话的出路在哪里?是长途套餐?是辐射小?是综合业务组合拳?还是IP电话的单兵操练?或许,被业界说穿了、被媒体炒烂了的3G牌照才是最后的杀手锏。电信业结构失衡的原因有三:政策监管的不完善、市场准入的体制性壁垒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2008年到了,或许猜谜太久的观众都已经对3G牌照或电信重组没什么兴致和冲动了,但是这几年无疑是中国电信业最为关键的转型时期,企业化运作的国企如何在垄断的盘子里各自划分势力范围而不互相拆台,如何在以利润导向与市场需求中寻求突破,如何在竞争中不断创新用新业务新思路统合资源,如何把城市固话及宽带的运营理念成功地移植到农村,如何在中移动的霸权之下找到无法复制的独门绝技……

 

答案、出路、解决方案,一切都孕育在这个让人期待又让人忐忑的200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密阳
后一篇:新年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