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名状

(2007-12-16 20:57:27)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影评/乐评

分类: 骨灰级影评

国家广电总局就是个净事房。

所有的影片一进去通通被超级剪刀手折腾得惨不忍睹,丢出来,一坨坨拷贝,性功能全无。今天看的是太监版的《投名状》。要说起来,夏天跟小舟去看《变形金刚》的时候,还亲眼所见惹得全场血脉贲张的预告片。

 

投名状

 

当时,金城武、刘德华、李连杰在黑暗的山洞里一刀一个结果他人性命,纳投名状的过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血溅当场,记得李连杰恶狠狠地对着冤死鬼幽幽地说:“记住我这张脸,下辈子投胎找我!”还记得一身官服的金城武于千万人中取上将首级,站在高岗上对千军万马仰天长啸的霸气与血醒。还记得攻打苏州的地道里,徐静蕾倒在黑暗中被李连杰撕开衣裳裸露出雪白的肩膀……当然,我还真真切切亲耳听到进舒城前激发士气高涨的那句名言:抢钱、抢粮、“抢娘们”。结果动感地带一搅和,抢娘们变成了抢地盘,是不是还要周杰伦跳出来跟一句“我的地盘听我的”呢这样改就和谐了么?

 

跳接,至少要在逻辑或情感上连续,而有些桥段生硬到逼人骂娘,这就未免太高估观众的理解力和智商了。纳投名状,就是金城武说说,三兄弟对着乱葬岗的坟场就了事,太敷衍了吧。李连杰跟徐静蕾的一夜情简直就是“点灯说话熄灯作伴”过家家就未免太色戒了。谁说土匪就不要专业性呢?不过,据老徐放话说,杰哥就不会演情戏,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搞得庞青云爱不是爱,偷不是偷啦!这一亿身价的功夫茶看来只能被利智泡啦!搞的在荒郊野外,老徐只能先烧火做饭搞定他的胃,然后再投怀送抱上炕睡到他身边。于是,一个装死偷生的男人在老徐的献身后,小宇宙爆发了。他先是靠抢军饷时的“擒贼先擒王”,给金城武乖乖上了一课,顺便篡了刘德华的领导权,成了当之无愧名正言顺的大哥。在土匪圈里,拳头就是话语权。谁能打,就能服人。再加上李连杰一副好口才,更是如虎添翼,无人能挡。

 

收编了草莽英雄,赌赢了舒城生死战。他开始膨胀了,有了跟三巨头讨价还价的资本。王奎荣不当警察作了姜大人,魏宗万从司马懿变成陈公。电视熟脸一齐来混大屏幕。甚至还有死守苏州的郭晓东,《新结婚时代》后就作了太平天国的小头目,披头散发整得跟日本浪人不说,还跟《英雄》中的甄子丹一样给敌人送命,虽说是为了全城的性命,但是让一干人等放下武器眼睁睁看阶下囚刘德华作困兽之斗,确实太有才了。我说,那水池有啥用呢,原来是为了两个男人最后作戏水鸳鸯。整得俩人还有点断臂的范儿。结果,刘德华就为了这份情开了城,被一群高呼“馒头”的家伙看扁了,莫非陈可辛在向胡戈致敬。刘德华终于替李连杰背了骂命,虽然没兵变,可还是扫平南京后私发了军饷日子越来越好,兄弟越来越糟。金城武终于发现了大哥与二嫂同乘一条船。最后,他严格按照“投名状”的定义“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送二嫂上了路。

 

说起来,徐静蕾也真搞笑,愣是操起京片子说自己是苏州人怎样怎样,反差大了点吧。还有在屠刀前,也不知道脑子哪根筋接错了,你说挑窗帘就挑呗,转移话题,以情动人没准还能逃过一劫。可人家倒好,非要在颜色上作文章。今年红的,明年绿的,这么一纠缠。金城武一想,绿的,也对,你给我二哥带绿帽子,还真玩忍者神龟啊。于是,一咬牙手起刀落……这边,敌人拼命拉拢刘德华未果,他却中了李连杰的调虎离山记。冷雨夜,御林军的暗箭,让他变成了刺猬。当双手沾满兄弟血的李连杰回朝后准备登顶江苏巡府时,雨还没有停。投名状定律依旧,金城武最终拖着被打残的身体借着朝廷冷枪的帮忙搞死了这个野心家大哥,至此三人全部死翘翘。

 

陈可辛的太监版除了故事太弱,造型太丑,情戏太差之外基本够格。宏大的战争场面处处有《英雄》、《无极》、《黄金甲》和《夜宴》的影子,比如那漫天飞舞的弩箭,比如那山谷之战的冲杀,比如那孤军作战的万人敌,比如那悬崖峭壁的偷袭。处处皆抄袭,估计横店也就那一亩三分地。程小东的动作指导固然保证了打斗场面的上座率,但是偏偏拥有豪华编剧和摄影阵容的投名状,灰头土脸的模样演着莫名其妙的政治阴谋剧,实在搞不清楚究竟是兄弟情换顶戴花翎还是偷情换共死同生,反正综合看来,刘德华的演技值得称道,尽管他留墨攻的发型实在不咋地,但是赵二虎这条汉子有血有肉,刚猛而倔强,刻画到位。姜武阳的独白有点糙,但能看出金城武的努力转型比《十面埋伏》里要扎实多了,眼神中隐隐流露的挣扎比他撕裂般怒吼更令人震撼。至于,李连杰,文戏的确是弱项,他挑战坏人的方式总让人觉得是屈打成招,没准还会弃暗投明或者良心发现。要是能有梁朝伟那鹰隼般的凌厉,或许这个庞青云会更加丰满。

 

是不是因为血腥与阳刚的气魄在胸口回荡所以才在大排档发飙呢?我跟小Q说这个厅堂很像某个排练场,而在我河东狮吼的时候,全场竟真的鸦雀无声,蛮配合的。细想想,投名状不过是个幌子,也许陈可辛只是再向邵氏的《刺马》致敬,毕竟物质化、利益化、权谋化的社会中,再也找不到赵二虎和姜午阳这样的弟兄了,而庞青云们却似乎变得更加多元化了,这是不是一种社会劣根性的进化呢?说到真正血腥的,也许根本不是刀光剑影的生死搏杀,而是人性中的善恶对决吧,当你不惜付出众叛亲离代价的时候,也许你已经把自己的灵魂变成了这条不归路上的墓碑,那个投名状其实早就死了,而活着的不过是躯壳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5+pub
后一篇:命运呼叫转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