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文章写得真好(9.18-24)
(2022-09-24 06:45:30)
学院与日报联合,将推出“海上诗路”专栏。对古代与舟山海域有关的代表性诗文,进行逐篇逐首分析。这种文章其实不好写,既不能过于学术,又不能过于随意,还要有亮点能吸引读者尤其是一般性读者。学院下达人物,我也“分”到了三篇,必须完成。
这几天就完成了一篇,有关柳永《誉海歌》的,这是一个常识性老话题,但我硬是“发现”了四个新问题。我先发在“诗路”群里,程老师对第二问提供了宝贵的“商榷”意见。非常好。我毫不客气地“吸收”并补充到了文章中。
我还准备把它当做一个研讨会的发言稿,真是“充分利用”了。
由此想到文章的写法、风格。我生平对几个人的文章特别喜欢。有趣的是他们都是杭师大的老师。其中一个是张直心教授,还有一个是斯炎伟教授。他们都是研究叙事学并运用叙事学理论来评论文学作品的。与我对路,所以关注。他们文章既深刻,又生动可读。这在学术性文章中是不多的。
这几天我就一直在读张直心教授的文章。张教授开会时碰到过几次,觉得很是儒雅,话不多,但是他的文章却是充满激情,简直像个年轻人。读者读者,使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我的“海洋话语和叙事”,可能要重写了。我一直在寻找这部新书稿的写法,自己也觉得目前这种写法,比较枯燥,我与的“海洋文学史”和“海赋史”的写法没有区别。我自己是很不满意的。现在,我正在张教授的文章风格中汲取启发。
拜读别人文章,总是觉得别人的文章写得好。发现俗话说的“文章自己爱”这句话是不对的。我发表了五十来篇论文,但真正自己喜欢的,就两三篇而言。有几篇,我自己也不想再看的,真是惨不忍睹。但“文学遗产”等杂志上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喜欢。
前天还去了一趟六横岛。六横的朋友很客气,邀请我们几个人到她家做客。她还请来了她的一个同学闺蜜夫妇作陪。我特别喜欢它的十楼的书房。我想如果我坐在这样的书房里,不知能写些什么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