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筠连风采——筠连的九宫十八庙

(2010-10-23 07:56:54)
标签:

杂谈

清朝时的筠连城,由于处在川滇要道上,商业繁荣,各省移民不断迁入,充实和改变了筠连的人口结构。在嘉庆年间后修建了不少会馆和庙宇,到同治年间形成规模,有“九宫十八庙”之称,这些宫庙有的是同乡会馆,有的行帮会馆,有的是宗教寺院。它们是:
一、天后宫。在今中华街原丝绸公司,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供奉妈祖,为福建籍吴、林等姓氏入筠后共建的同乡会馆。
二、禹王宫。今原筠连中学校址,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99),同治五年(1867)重修,供奉大禹,系湖广籍(湖北、湖南)陈、卿、袁等姓氏入筠后共建的同乡会馆,现文化馆古亭即原禹王宫后殿。
三、桓侯宫。在今筠州北路原百货公司侧,建于同治六年(1868),供奉桓侯张飞,为屠宰业同行会馆。
四、万寿宫。在今筠州北路原百货公司处,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5),供奉许旌阳,为江西籍曾、黄等姓入筠后共建的同乡会馆。
五、巧圣宫。在今中华街北端,建于同治五年(1867),供奉鲁班,为泥木石三匠同行业会馆。
六、文昌官。在今县医院处,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文昌系文人学士所敬奉之神。
七、玄女宫。在今府后街中段,建于同治五年(1867),为纺织业同行业会馆。
八、南华宫。在今公园内县工会处,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1),咸丰十年(1861)重修,供奉禅宗六祖慧能,系郑、廖、张等广东籍姓氏入筠后共建的同乡会馆,也一个客家会馆。
九、惠民宫。亦称川主庙,在今景阳中学民族分校处,建于道光十九年(1840),供奉川主李冰,是当时四川全省各县都建有的会馆。
十、三皇庙。在今中华街南端,建于咸丰年间,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
十一、老君庙。在今小北街口,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0),供奉老子李耳,为铁器业会馆。
十二、华陀庙。在今胜利街小学侧,建于乾隆三年(1739),供奉华佗。
十三、武庙。在今胜利街小学侧,建于雍正八年(1731),后经三次重修,供奉关羽。
十四、文庙。在今新华街中段县政府下侧旧地税局处,最早建于明洪武五年(1374),在清朝时先后五次重修,供奉孔子。民国时期曾作为筠连中学的校址。
十五、马王庙。在今民主街南门桥侧,建于咸丰三年(1854),供奉东汉时的名将马援(即三国时马超的先辈),为养马及马帮等同行业会馆。
十六、药王庙。在今中华街南端,建于同治五年(1867),供奉孙思邈,为医药同行业会馆。
十七、城隍庙。在今大十字口,雍正八年(1731)建,嘉庆元年(1797)重修,供奉城隍爷,在旧时有城隍庙即是县城的特有标志。1953年为了将县城主街修直,拆除城隍庙而修成了十字口。
十八、孙祖庙。在今公园内原广播局办公楼处,雍正十三年(1736)年建,为制鞋同行业会馆。
十九、火神庙。在今民主街南端,建于乾隆十年(1786),供奉火神祝融氏。
二十、水神庙。在今筠州北路至水巷子处,建于道光十九年(1840)。
二十一、财神庙。在今大龙潭北侧,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清朝曾三次重建。
二十二、黑神庙。在今筠州北路胜利街小学县教育局大楼地基,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9),系云贵籍人会馆。
二十三、王爷庙。在今小西街小桥西头,清道光四年(1825)建,于船夫奉祀的神庙。
二十四、秦爷庙。在今县政府大门右侧,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建,供奉唐代名将秦琼。
二十五、五显庙。在今中华街北端、清康熙四十年(1678)建。
二十六、东岳庙。在今中华街北端,清咸丰三年(1854)年建,供奉东岳泰山神。
二十七、天堂庙。在今南郊路,清嘉庆十一年(1801)建,供奉王母娘娘,原址因修公路而拆除,改建在侧面的山坡上。
到清朝末年,受战乱影响,加上移民入筠的外省籍人已过了三四代,逐渐放弃了对原家乡的认同而改认筠连为家乡。清末民初后民智渐开,不再供奉诸神,原有的大的宫庙多改建办公场所,小的宫庙改建为民宅。现仅残存的有天后宫、禹王宫后殿(现为文化馆古亭)、天堂庙及南华宫、文昌宫的城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