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胡同,老崇外六号地与大吉片

标签:
北京胡同崇外宣南文化大吉片 |
分类: 北京·帝都纪 |

■1 本文照片所拍胡同都在6号地和大吉片,东利市营胡同、笔杆胡同、南河漕胡同、大吉巷等,后文不一一说明。
上周六和两位好友一起逛了逛老城的胡同,我们先去了位于老崇外的6号地,然后转到宣武,走了一下大吉片。6号地指的是东起幸福大街,西至崇外大街,北起广安大街,南到法华寺路,地面积49.88公顷这一区域胡同群,涉及居民约8000户,共需拆除危旧房20.8万平方米。关于大吉片,我从网上摘一段介绍:
“北京市虎坊桥路口西南隅,是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湖广会馆。从湖广会馆往西走一公里,就进入了北大吉巷,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大吉片’。‘大吉片’东起粉房琉璃街,西至菜市口大街,南起南横东街及福州馆前街路北,北至骡马市大街,东西宽约700米,南北长约600米,涉及大小胡同街巷30多条,院落300余个。‘大吉片’曾是众多会馆的聚集地。据文保志愿者曾一智调查,‘大吉片’的会馆有六七十家之多;而据生活在‘大吉片’前兵马司胡同的田雁增考察,这一带的会馆有78家。76岁的宣南文史专家孙兴亚认为,所谓的‘宣南文化’,核心是会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士子文化。这一点在‘大吉片’及其周边地区体现得最为充分。”
“但从2003年起,‘大吉片’却被列为了‘危改拆迁’地块。虽然围绕‘大吉片’的去留仍存在许多争议,但拆迁工作始终没有停止,且拆迁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一些人已经搬走,一些人还在坚持,坚持住在已经住了几代人的房子里,坚持面对每天的拆迁压力,坚持每天清晨打扫门庭,虽然四周都是瓦砾和尘土……不过一位老人说,每家门口都对着一个‘拆’字,真让人堵得慌!”
不管怎么说,胡同是越来越少了,大吉片和半年前相比,已是变化很大,再过半年,大吉片会不会还在,不知道。
所以趁现在,还是多去走走,多留下些影像吧。
清早,沐着晨光,在胡同里慢慢踱步,发现一些即将逝去的美好,也是美好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