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选班长真的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自信吗?

(2010-11-15 14:04:14)
标签:

4岁5个月

育儿

萱萱

班长

尊重

蒙氏

分类: 早教心得

    11月初,萱所在的海洋班开始了一个新的主题活动----竞选班长。听到这个消息,说实话,我没有太大的反应。以萱萱现在的状态(年龄、思想、性格),我想她是不会主动地上台参与竞争的。果不其然,隔了几天后,我问她关于选班长的事,她表现出一问三不知的反应。我一笑带过。

 http://s9/middle/4d464a6ag95136c910bf8&690

    可今早无意间听到的,看到的却让我对这个活动产生了一些或许是“不好”的想法。今天是周一,我把从幼儿园带回家洗好的床上用品带回班上。这可得花个好几分钟灌铺盖、铺床什么的。萱粘人的站在我的旁边,等待着我跟她的GOODBYE HUG。最近一段时期,萱早上到园的时候,都会有一小会儿的不愉快,或者可以称为扭捏。直到我蹲下身体,告诉她妈妈真的要去上班了,然后笑着紧紧拥抱她五秒钟,她才会满意地转身开始她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三步之遥坐着C小朋友的妈妈。在我们身后,Y小朋友走过来跟C小朋友的妈妈攀谈起来。

    “C要当班长了。”Y小朋友对C小朋友妈妈说。

    “哦,是吗?”

    “我下周也要当班长了。”Y小朋友继续说,“我上台说得很大声,所以我也要当班长了。”

    “霍子萱声音太小了,她不好意思得嘛......她太小了。C的声音也有点小......。”Y小朋友还继续着她的解说。我转过头看了看萱,她面露尴尬的神色。有些想解释什么,但又不知该说什么。

    C小朋友的妈妈笑了,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地说:“你这样说...人家都没自信了。”

 

    说实话,我不介意听说萱没有上台竞选,也不介意听说萱上台讲话很小声,但我却很介意其他人在当面讨论她的表现时对她无意间的伤害和留下的阴影。这对她是不公平的。

    我相信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出于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培养,竞争意识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可对于以“尊重”二字为教育基本的蒙氏教育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这种活动的方式方法。

    首先,蒙氏班是混龄班。年龄的不一导致在蒙氏工作中都会有ABC三个组的分组活动。这种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是否适用于整个班级,所有年龄的孩子。年龄大一点,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孩子自然是这次活动的“佼佼者”们。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自然也就成为小的孩子们的“榜样”。所以,Y小朋友会认为声音大,表现好就可以当班长,而声音小的,不怎么的孩子就不能当班长。

    其次,在国外,班长是一个班的所有孩子轮流当的。当班长的孩子需要为班级服务,帮老师同学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无论你是“佼佼者”还是不怎么的(按孩子们的理解),都有义务为班级服务。这是为孩子培养自信心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团体、社会责任感。

    再者,霍子萱从小就不是个竞争意识强的孩子。或者这源自于她的“不自信”吧。我们姑且先视其这种不争强好斗的性格为“不自信”吧。所以,她对于这种形式的活动本身可能兴趣就不大。她甚至都不完全理解这是在干什么。我们能期望她在上台的时候说什么呢?

 

    如果没有今天早上这一段的话,我或者不会意识到这么多,有这么多的感慨。但我遭遇了,我有感觉了,我希望能说出来。这种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适合我们的孩子?是否每个孩子都受益于此?回想我们这一代在学校里,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这些班干部几乎青一色全是成绩好的孩子包缆了去。二十年过去了,现今的学校里似乎依然如此。这似乎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了每个人,每个孩子的脑子里,成绩意味着孩子在班级里的地位和角色。分数和名次真的就代表了一切吗?

    那么,其他的孩子呢?难道他们就没有闪光点了吗?他们就不需要被培养吗?他们就不能被“平等对待”或者说是被“尊重”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