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拿什么留给孩子

(2010-10-13 14:38:28)
标签:

育儿

萱萱

4岁4个月

薛涌

培养精英

富不过三代

分类: 早教心得

     前两天和萱爸谈到房市。话说萱奶奶的一旧同事聊到购房还是买城中心的比较妥当,长期来看升值空间会比二三环更大一些。所以,她给自己“好吃懒做”的女儿买的房就在城中心。希望女儿即便因为周边生活附加费用过高而不能保住这套房,也可以变卖更多的资金以确保生活质量。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的一本书,薛涌的《北大批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病》、《培养精英》。薛涌是旅居美国的华人经济学家,北大毕业,现在美国一家大学里任教。他写了好几本关于中国与西方教育的书籍,字字珠矶,分析深刻,通过自身所见所闻,希望能唤醒中国教育的改革。萱妈看了后,有如醍醐灌顶,更加坚定了对萱的教育方向和目标。

http://s1/middle/4d464a6ag750e2437e570&690

    其中有一章说道,中国有一句老话是:富不过三代。这句老话印证在从古至今很多人,家族身上,甚至包括西方一些王室,贵族。但在美国,很多千万富翁的子辈,孙辈成为了亿万富翁,不仅没有败光家里的财产,反而令其家族名字更加响亮,生意也越做越大。薛涌的分析是,这和家族教育密切相关。

    中国或者部分王室的教育是从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如何显赫,家里的一切光环,财产最后都是留给孩子的。虽然也提供很多的教育机会,但拥有如此多关爱、物质的孩子最终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幸福”当中,大多数都没有成长为独立的自我,更别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而萱奶奶旧同事的做法是传统的中国家庭的做法和想法。为子女购房,购车,留下一笔财产以防不争气的孩子将来过得太差。这样的做法,相信再富有的家族也会一代不如一代。

    而美国现在大多数家庭,包括我们知道的那些大名鼎鼎的首富们,他们首先就把大部分的资产回溃给社会了,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也是以各方面的能力教育主,他们愿意花费巨资让孩子在青少时代到非洲关心难民生活,到亚洲贫困地区帮助艾滋病人,从几岁开始让他们学会什么是“赚钱”,体验如何“赚钱”。这些带给那些孩子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自我和自我的能力。

    就是这些,令他们充满了力量去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们不屑于父母的资助,他们不以父母是富翁而自傲,更不会拿着父母的钱去“潇洒”。他们只会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然后充实自己之后如父母一样回溃于社会。

    当西方这些孩子为了赚几美分想尽办法,为了完成一篇作业前往非洲,贫困地区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在干什么呢?在背书,在题海里“遨游”。直到十八岁,高中毕业。中国的18岁孩子,真的还是个孩子。而在美国,18岁已经是一个有着成熟思想的人了。

 

    曾经有一天,萱爸对我说,他真想多挣点钱,给萱买一套别墅。他忧心地对我说,“一个女孩子,以后万一找不到好的老公,有个傍身的还是好的。”多么传统的萱爸。却让我哭笑不得。

    我不打算留多少钱给萱萱。我希望用我所有的能力给她认识自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我希望她能因此而变得强大,真正的强大。我一直记得一位朋友的话,“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今天要去三亚OUTING,公司组织的。可三亚的天气。。。哎~忧心啊!虽然已经去过两次三亚了,但未来三天的休闲时光还是让我发散思维了一番。关于是否带萱同学前往的问题上,我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放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