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高分看过来(四)

(2008-06-27 08:36:22)
标签:

杂谈

高分是这样"炼"成的

http://www.dahe.cn 大河报 A07 关注高招 2008年06月27日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80627214771256647.jpg

0627a0706李钊杨茹君.jpg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80627214772342970.jpg

0627a0707李钊张紫云.jpg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80627214773283569.jpg

0627a0705李钊王玉伟.jpg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80627214774371298.jpg

0627a0702陈海峰王建坤.jpg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80627214775623612.jpg

0627a0701陈海峰罗兴旺.jpg

  周口
  刘鹏飞:从小立志上清华
  刘鹏飞,理科,698分,河南省理科第一名,项城市三高,报考清华大学。
  □记者于扬文图
  戴着眼镜,黑黑的,瘦瘦的,1.78米的个头。这是今年高考我省理科第一名刘鹏飞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刘鹏飞说,小时候他的字写得不错,亲戚都夸他,他当时就暗自下决心,将来一定好好学习,考上清华。
  刘鹏飞是个农村孩子,家境不太好,学校免了他的学费。“我每天都怀着感恩的心去学习,为的是更好地回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他说。
  刘鹏飞说,平时各科老师讲课时针对的是全班学生,讲课的难度也是中等水平,所以他在跟上老师授课进度的同时还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主动给自己“加餐”,这样才能出类拔萃。
  王敬一:成绩提高靠计划
  王敬一,文科,634分,项城市第一高中,提前批报香港中文大学,本科一批为北京大学。
  □记者于扬通讯员赵新伟文图
  “真没想到我估分那么准,和实际考的634分一分不差。”王敬一说,“去年高考我考了614分,结果因1分之差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王敬一说。
  王敬一笑着说,在高一,她还进入不了班级前20名。成绩提高的原因,归功于学习计划的制定。“我每天从家到学校需要5分钟,在这5分钟时间里,我就会计划好早读读什么课程,然后到校后学习起来更轻松。”
  许昌
  张琦:强力纠错出高分
  张琦,理科,694分,长葛市第一高中,报考清华大学。
  □记者杜文育通讯员刘晔文图
  18岁的张琦家住长葛市长社办事处楚寨村,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几乎从来没有管过他的学习。
  谈起学习诀窍,张琦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紧扣大纲。我觉得高考有难题不假,但万变不离大纲。二是强力纠错,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三是要保持轻松愉快。我从来没觉得压力很大,学习很轻松、很愉快。”
  南阳
  张雄:高分来自平常心
  张雄,文科,629分,镇平县第一高中,报考北京大学。
  □首席记者郭启朝 通讯员季发军文图
  张雄今年18岁,家住镇平县贾宋镇湾张村。他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外出做汽车装饰,他一直跟着奶奶长大。张雄很知道体贴老人,他对记者说:“奶奶今年已经80岁了,我得好好干,争取让奶奶享上我的福。”
  张雄喜欢哲学,还用哲学来指导自己的复习。张雄说:“我考出这个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颗平常心,考试时想着,只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结果如何就不去管它了。”
  安阳
  刘少军:特别善于做难题
  刘少军,理科,668分,内黄县第一中学,报考清华大学。
  □首席记者张志立文图
  家住内黄县豆公乡田大晁村的刘少军今年19岁,笑起来显得很憨厚。
  “少军性格稍内向,但学习刻苦,尤其是很善于做难题。”班主任叶俊峰说,“要想在高考中得高分,必须解决压轴题的问题。进入高三以后,少军平均每天每门功课做两道题,一年下来做了几千道题,这大大提高了他做题的熟练程度。”
  张琦:按老师部署学习
  张琦,文科,633分,安阳市一中分校,报考北京大学。
  □首席记者张志立文图
  “我在日常学习中,按照老师的部署,从不给自己加大学习量。”昨天上午,在安阳市一中分校,该校高三学生张琦对记者说。
  张琦说,他在学习中一是非常注重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注重学习的计划性。他进入高三后,对每门功课都做了计划,这个学习计划细致到每一节自习课。
  “我在学习时间绝不想着玩。一旦学习计划制定后,我就会把计划当成目标,而且在计划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张琦说,他学习不拼时间,只注重计划的完成。
  洛阳
  郝帅鹏敢挑试卷的错
  郝帅鹏,文科,637分。偃师高级中学。报考:北京大学。
  □首席记者任双玲通讯员邓金慧文图
  郝帅鹏来自偃师市缑氏镇崔河村一个农村家庭。
  郝帅鹏中考时,由于紧张出现失误,仅以高出分数线1分的分数被偃师高中录取。进入高中,他加倍努力,成绩直线上升。
  郝帅鹏从不“读死书”,凡事爱问个“为什么”。一次测试,试题出现印刷错误,其他同学都忙着答题,郝帅鹏却找到老师,经过讨论,终于发现错误之处。每次完成作业,他总要检查,一来检查错误,二来看是否还有其他做法。
  安硕明在今天结束时候做好明天的计划
  □首席记者任双玲通讯员 张宁文图
  安硕明,理科,692分。洛阳理工学院附中。报考:北京大学。
  安硕明自小生活在姥姥、姥爷身边。安硕明说他们很相信自己,无论是玩还是学习,几乎没有限制过他,也让他养成了独立的性格。
  安硕明说,非常庆幸在高中遇见了班主任李利峰老师,他跟学生能像朋友一样沟通。
  安硕明说自己总是在结束一天的学习之后,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把要用的书本都放在桌面上,这样第二天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提及个人爱好,安硕明说学习就是爱好。
  开封
  王洋1.94米的高中锋最崇拜奥拉朱旺
  王洋,文科,644分。开封高中。报考:北京大学。
  □记者周斌实习生马青竹文图
  1.94米的个头,110公斤的体重,虽然高大魁梧,但这个18岁的小伙子性格却有点腼腆。“我小学毕业时身高1.84米,初中加入校篮球队,打中锋,最崇拜奥拉朱旺。”王洋说。
  王洋高考数学考了143分,高一时还拿过开封市物理竞赛第三名。在高二分科时,他选择了学文科,他对历史和政治非常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王洋的班主任蒋老师说:“王洋不但文科好,理科成绩也很棒,他乐于助人,性格随和,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李玉群三年前曾经考上清华
  李玉群,理科,678分。杞县高中。报考:北京大学。
  □记者周斌实习生马青竹文图
  21岁的李玉群,杞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2005年,以开封市高考理科应届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2006年,从清华退学;今年,再次夺得开封市高考理科第一名。
  当年从清华大学退学是因电子专业对电脑操作要求较高,对于他这个贫寒的农家孩子来说,学习比较吃力。
  去年,他考了600多分,但没有达到他的理想。今年,他再次夺得开封市高考理科第一名。
  李玉群说,他时常会找一些经典的题型来做;另外身边还备有一个“错题本”,便于自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平顶山
  周喜讯想当科学家的农家娃
  □首席记者牛仲寒文图
  周喜讯,理科,682分。平顶山市一高。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
  周喜讯的父母是农民,母亲长年有病不能下地干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昨天,在平顶山市新华区蟨阳镇周庄村周喜讯家,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喜讯从小学习就很用功,从来不用家长督促。周喜讯的理想是当个科学家。周喜讯还获得过国家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
  “我最大的窍门可能就是善于总结。”周喜讯说,凡是做错的题他都反复研究,直到完全弄懂为止。高考物理满分为120分,周喜讯只丢了两三分。他的语文考了127分,就是在文科考生中也是很出众的。
  徐鑫鑫报完志愿去打工了
  徐鑫鑫,文科,621分。叶县高中。报考:南开大学。
  □首席记者牛仲寒通讯员杨玉宝
  填完志愿后,徐鑫鑫就去长春打工了。昨天,记者联系到他时,他刚上完家教。
  徐鑫鑫说,在东北上学的大姐给他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徐鑫鑫说,要把听课当成一种兴趣,打牢基础知识,不搞题海战术,注重掌握知识点,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徐鑫鑫的家在叶县水寨乡徐王村,家境贫寒。今年高考,因为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徐鑫鑫穿着爸爸的旧拖鞋进入考场。
  尽管家庭条件艰苦,但徐鑫鑫从不叫苦。高三时,他还把1000元的资助指标让给了别的同学。
  (图片由考生本人提供)
  焦作
  韩雷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韩雷,理科,656分。焦作一中。报考:北京大学物理专业。
  □记者 郭长秀文图
  “人不能太累,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会更快乐。”韩雷这个19岁的大男孩说。
  韩雷爱好十分广泛,他喜欢读金庸的小说,还和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红楼梦研究小组。韩雷的父母都是工人,对韩雷很少施加压力。韩雷说:“读课外书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会增加学习的劲头。”
  马骁学习需要养成良好习惯
  马骁,文科,627分。焦作一中。报考: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
  □记者郭长秀 文图
  “我认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重要的。”马骁很老成地告诉记者。
  马骁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上小学时他们对她要求很严,完不成作业就不允许睡觉。马骁的父母认为,必须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马骁的父母对她的管教就越来越松了,马骁说:“他们知道我会每天认真地去学习。”
    濮阳
  靳奕:从未有过压力
  靳奕,文科,649分,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报考北京大学。□记者陈伟通讯员王继刚文图
  本报濮阳讯记者电话采访靳奕时,她正在青岛旅游:“我的学习心态较好,从未有过压力。”
  18岁的靳奕从小学到高中大多是班里的第一名,她特别喜欢听音乐和看书,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是班主任眼里的“放心干部”,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多次荣获中原油田局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初中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英语、化学一等奖,去年还一举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三等奖……
  谈到父母,靳奕称,父母从未给自己施加压力,只是让自己自我调整,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赵婧贤:喜欢动静结合
  赵婧贤,理科,690分,中原油田第二高级中学,报考清华大学。□记者陈伟文图
  本报濮阳讯17岁的赵婧贤是一个“传奇女孩”:和男生一起踢足球、打乒乓球赛,高一时通过演讲脱颖而出,高票当选学校学生会副主席,高中三年,几乎每次考试均是年级第一名。
  “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古筝为静,乒乓球、足球为动,生活中动静结合,最能调整人的心态。”赵婧贤说,她的父母都是油田普通职工,她在学习上全靠自己,“学得入心,玩得痛快”是她的座右铭。她高中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一等奖,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时夺得河南赛区二等奖,并有河南省“三好学生”和濮阳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驻马店
  杨茹君:最爱读书看电影
  杨茹君,文科,621分,平舆县一高,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
  □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赵哲文图本报驻马店讯据杨茹君班主任高红旗介绍,出生于1992年10月的杨茹君兴趣广泛,尤其喜爱读书、看电影,无论是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出类拔萃”。据了解,杨茹君老家在平舆县庙湾镇大杨村,杨茹君的父母均为教师,从小就注重对她的全面培养。
  张紫云:把学习当做乐事
  张紫云,文科,621分,上蔡县一高,报考南开大学。
  □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李治国文图
  本报驻马店讯文静清秀,自信稳重。这是张紫云给人的最深印象。19岁的张紫云是上蔡县和店乡人,高高的个子,说起话来像唱歌一样。张紫云的班主任任红运老师和数学任课老师崔军介绍了张紫云的最大特点:一是学习心态好,遇事不惊,把学习当做人生自我奋进的乐事;二是善思考,把动脑钻研作为学习的动力;三是处事好,能和每个任课老师和同学好好相处;四是成绩稳定,基础扎实。张紫云平时并非一直是尖子生,但都能保持在前10名,各门功课平衡发展,不偏科。
  王玉伟:将来当一名好医生
  王玉伟,理科,673分,新蔡县一高,报考广东中山大学。
  □首席记者李钊通讯员赵学风文图
  本报驻马店讯26日中午,新蔡县一高校长陈曦驱车来到该县古吕镇三里湾村,把一封大红喜报送到了王玉伟同学家。班主任梁新存说:高中3年,玉伟同学各科成绩一直很优秀;高考时充满自信,心态平衡,发挥充分,这也许是他考分出色的主要因素。
  王玉伟家境贫寒,母亲常年有病,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新蔡县拘留所工作,母亲一直在家务农,新蔡县教体局局长阎建海连续三年对他进行资助。王玉伟对记者说,他之所以报考广东中山大学,是为了刻苦学习和钻研临床医学,将来当一名好医生,给长年卧病在床的母亲看好病,把更多的人从病痛中解救出来。
  商丘
  王建坤:每科都有错题集
  王建坤,文科,624分,商丘第一高级中学,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记者陈海峰实习生曹杰文图
  本报商丘讯“我首先要感谢宿舍生活,它让我始终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迎战高考!”高三开始住校的王建坤毫不犹豫地说。
  王建坤个人非常排斥搞“题海战术”,“因为学习资料是做不完的,我们能够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试题贵在‘举一反三’。”王建坤说,他每科都有一本错题集,随着往错题集上誊写东西的递减,他的知识在不断地夯实,这样高考时才能做到“见怪不怪,临危不乱”。
  说起家教,王建坤首先想到了父亲王先进。“爸爸平时喜欢读书看报,这次高考前,他让我重点看看中非关系、粮食、能源危机和汶川大地震的材料,没想到这些问题高考都考了。”
  罗兴旺:战略+战术
  罗兴旺,理科,676分,商丘第一高级中学,报考北京大学。□记者陈海峰实习生曹杰文图
  本报商丘讯“我从小就爱看战争片,喜欢军事书籍,我认为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包含着许多充满智慧的战术思想。这些军事战术思想的运用使我一举打赢了今年高考这场‘战争’!”6月26日上午,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罗兴旺告诉记者。
  罗兴旺说,就像一次成功的战役需要有合理的战略、战术方针以及优越的外部环境一样,这次高考也是一样道理。战略方针:劳逸结合,轻松备战;战术方针:准确定位,切割目标分步实施。高三阶段,罗兴旺为自己订了8个计划,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高考目标;此外,“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就好比是二战中的同盟国!”罗兴旺说。
  漯河
  卢小苹:计划性很重要
  卢小苹,文科,626分,漯河高中,报考北京大学。
  □首席记者刘广超文图
  昨日中午,记者在位于周口市西华县、许昌市鄢陵县和漯河市临颍县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里,见到了18岁的卢小苹。
  “我学习非常注意技巧和方法,决不搞疲劳战术。”卢小苹说,学习要有计划性,得知道哪些地方重要、该从哪些地方着手,这一点至关重要。“我按照自己的安排,复习时对所有章节都只过一遍,看过以后我能确保不再丢分。”卢小苹说,但她复习时的进度很慢,别的同学都赶到前面章节了,她还慢腾腾地落在后面,但她讲究的是质量,不是速度。
  赵二朋:不做偏题,不钻牛角尖
  赵二朋,理科,685分,临颍县第三高中,报考清华大学。
  □首席记者刘广超文图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临颍县第三高中,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一个宣传板上贴有两张照片和一副对联:先清华后清华先后都进清华,兄状元弟状元兄弟皆中状元,横批是:同出三高。
  校长龚海生告诉记者,哥哥赵大朋2004年在该校毕业,弟弟赵二朋今年也在该校毕业,兄弟俩均为当年漯河市的理科第一名,均报考了清华大学。
  赵二朋说:“我平常不做偏题,不钻牛角尖,只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类题。”他告诉记者,平常他做题并不讲究数量,而是每做一道题都确保透彻领会。
  信阳
  邰立斌:思考时间多于做题时间
  邰立斌,理科,694分,商城县上石桥高中,报考清华大学。
  □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余舸文图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邰立斌,他朴实、憨厚,像山地里一棵谷饱籽实的红高粱。
  学习中,邰立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英语学习时,其他同学更注重英语单词的记忆,我却在熟读课文过程中将英语单词牢记。在学习数学时,我思考一道题的时间远远多于做题的时间,总是总结题型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李鹏:把计划细化到每一天
  李鹏,文科,642分,信阳高中,报考北京大学。
  □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翁应峰文图
  “我是今天早晨才知道自己成绩的。”李鹏告诉记者。
  李鹏说,每学期开学之前,他先把全年的学习计划制定出来。在制定计划时,尽量要详细具体,最好具体到每周、每天。计划制定后,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计划执行。同时要学会修改计划,不能同老师的安排冲突。
  李鹏不赞成搞题海战,但他说对历年高考题要多做多看,每题即使做几十遍也不算多。同时要认真对待错题,各科最好备一个错题本,对错题要反复做、反复看。
  另外,李鹏说,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师让记的笔记,因为老师让记的都是精华。
  新乡
  张浩:轻松上阵是一大法宝
  张浩,理科,678分,延津县一中,报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记者刘新萍通讯员吴广明文图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刚满18岁的张浩。
  张浩的班主任陈永告诉记者,张浩去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因6分之差与理想中的北京大学失之交臂,性格要强的张浩选择了复读。
  “高考那天,由于紧张,我走错了门,有同学笑我粗心,当时我强迫自己嘴角上翘,保持微笑,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慌张。试卷发下来后,我并没有马上做题,而是用了几分钟想电影里的一些滑稽镜头,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觉得,轻松上阵也是考生的一大法宝。”张浩说。
  刘霄洁:在鼓励中成长
  刘霄洁,文科,635分,河南宏力学校,报考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专业。
  □记者刘新萍文图
  “能考全市文科第一名,我感到很幸运,这都是老师和爸爸妈妈鼓励的结果!”18岁的刘霄洁面对记者的采访,一脸灿烂笑容地说。
  霄洁告诉记者,她不到六岁就上学了,成绩还挺好,有时没考出水平,妈妈也总是说:“没问题,你又不是不会,下次再细心些就行了。”
  进高考考场前,班主任王希德老师和每个同学都击了掌,并说:“没问题,考试就是答题,在咱教室里,你们题答得那么好,换个教室,会做得更好。”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笑了,大家互相击了一下掌,像群小老虎一样,浑身是劲走进了考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