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塑令”让家中少了塑料袋

(2008-06-23 20:05:19)
标签:

杂谈

                                     “裸体”垃圾加大环境污染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随着“限塑令”实施半个多月,市民家中的塑料袋少了,以前习惯用塑料袋装送垃圾的市民开始“裸投”垃圾,而“裸体”垃圾的增多又加大了环境污染。

                                       塑料袋渐离百姓生活
    家住市中区文化路与建设路交叉口附近的张大爷昨日告诉记者,上周五他去附近的一家超市购物,收银员让他花钱买塑料袋,他没舍得买,便回家拿了个篮子。至此他家里装垃圾再也不用塑料袋了,而是将家中闲置的一个破水桶当做垃圾桶,“每次用后用清水一冲,也很干净卫生,还省了垃圾袋”。
    郑女士也介绍,此前都是用超市购物后留下的免费塑料袋盛装垃圾,但现在都收钱了,她便把不用的纸盒、纸箱留下来装垃圾。“这样让‘垃圾’装垃圾,又省钱又环保。”
    多年来,很多市民已习惯了把购物时免费获得的塑料袋来装送垃圾。但随着“限塑令”的实施,许多市民不愿意多花钱去购买塑料袋,而改用盆、桶之类的工具来装、倒垃圾。记者近日在市中区多个小区采访时看到,垃圾箱内塑料袋装垃圾量明显减少,而“裸体”垃圾明显增多。 

                                   “裸体”垃圾带来不少问题
    塑料袋使用量的减少,表明“限塑令”正在慢慢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由用塑料袋装送垃圾改为“裸投”垃圾,给小区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给环卫工人收集清理垃圾带来诸多麻烦。
    在解放路一个小区院内,一位居民表示,平时小区内的生活垃圾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用塑料袋盛装后投放,但最近一段时间,垃圾箱内除了部分垃圾仍用塑料袋和垃圾袋包着外,更多的是一些“裸体”的西瓜皮、烂菜叶、剩饭菜等,看上去脏乱不堪。“裸露的垃圾既招苍蝇又招蚊子,看着很脏,影响了小区卫生。”
    一位正在清运垃圾的清洁工告诉记者,最近小区垃圾箱内的“裸体”垃圾大量增多,清理时无疑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并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垃圾的气味也变得越来越难闻。

                                     市民呼吁建分类垃圾箱
     市民于先生表示,随着“限塑令”的实施,居民区分类垃圾箱的建设也应同步进行,目前市区内的各小区基本没有设立分类垃圾箱,目前“裸体”垃圾较少还看不出来弊端,但随着“裸体”垃圾的大量增多,垃圾无法及时分类投放,污染环境、难以清理的问题便变得突出了。
    于先生建议枣庄市应尽快全面建设适合环保要求、利于清洁工收集的分类垃圾箱,以保证在实施“限塑令”减少白色污染的过程中,小区环境也不受影响。
    一位刚从上海回来的学生告诉记者,他所住小区内的垃圾箱是水泥砌筑,呈露天状态,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整天臭气熏天、脏水横流,产生了新的污染,也不利于环卫部门分类处理。在上海,有分类垃圾箱,实行封闭收集垃圾,每个垃圾桶根据垃圾类型用大型垃圾袋套装,杜绝了垃圾脏水的溢出,也不会有臭味产生。这样非常有利于清洁工分类、清运、处理:只需连同塑料袋拿走,换装一个新塑料袋就行了。这样,既减少了“裸体”垃圾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又减少了白色污染。

 

相关链接:
       建议: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市民刘女士表示,目前市中区街头的垃圾箱都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究竟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并且垃圾箱四面最好绘有图案,简单明了的图案是最好的普及方法,可引导人们自觉按分类标准投放,并用颜色予以区分。
     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王女士对记者讲,要做到真正环保,应首先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建设分类垃圾箱才有意义。
    她解释,目前许多城市在探索发展分类垃圾箱,但由于城市本身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就算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投放时分类了,但到最后处理时还是使用原始的垃圾集中统一处理的方式,这既违背了政府建设分类垃圾箱的初衷,也影响了市民在投放垃圾时遵守“分类投放”规定的积极性。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分类垃圾箱时要认真研究规划,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首先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超市垃圾袋销量大增

    随着“限塑令”的深入实施,免费、超标塑料袋的使用量在稳步下降。继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企业全面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后,部分农贸市场的超标、免费塑料袋使用量也呈大幅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各超市、卖场的垃圾袋销售量却明显上升。
    记者在青檀路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垃圾袋,共计三个品牌,十余个品种,每捆(100个)的价格从3元多到十余元不等。
    一位正在购买垃圾袋的刘小姐表示,以前她家都是用超市购物时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作为垃圾袋,但现在超市里的塑料袋要花钱买了。她表示,目前超市中的环保塑料袋大的要0.5元一个,小的要0.2元一个,但垃圾袋细算起来合几分钱一个,相对来说还是便宜些。
    据一位销售员介绍,自从6月1日“限塑令”实施以来,由于许多市民失去了免费塑料袋的来源,原本较为寂寥的垃圾袋货架前便热闹了起来,“从6月1日开始,垃圾袋的销售量大增,目前的销售量比此前多了一倍不止”。记者走访了市中多家超市及塑料袋经销商,销售人员均表示,近段时间垃圾袋销售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