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泗州传奇小说《换头术》刊2019年《小说月刊》5期

(2019-04-10 17:24:45)
标签:

短篇

小说

分类: 墨描泗州

 

换头术

                墨中白

米吨在泗州城有米行、钱庄、茶馆、当铺、饭庄,城外的客庄、米仓更是不计其数。在泗州人眼里,米老爷那日子才叫活着哩。

米吨有钱。不为金银发愁的米老爷却有难言的痛。他膝下只有一个儿子米白。当年老婆生的双胞胎,可惜后一个孩子,生出来晚了,一露头就没有了呼吸。米吨怜爱地将先出生还在大哭的儿子托在手掌,望着儿子如同一粒刚脱壳的大米,米吨心痛地对家人说,叫他米白吧。

小米白长得白胖,惹人疼爱。能说话时,他总会指着马,说那是驴。米吨笑着拍着他的头说,驴,是驴。等到米白能上学堂时,他还是管马叫驴。其实家人们早就听出米白说话常常驴头不对马嘴,只是老爷一直不能接受。米吨把一头牛牵到儿子面前,米白竟告诉他这是一匹马。儿子牛马分不清,揪着米吨的心,疼哩。

有什么办法?再生一个儿子呗。

米吨一连纳了七个妾,别说孩子,连个屁也没放。被自己休了的女子,嫁给别的男人,原本瘪了的肚皮,变魔术般鼓起来。米吨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把米白紧紧搂在怀里,望着马厩里的黑马发呆。

米吨一心经营生意了。

看着数不清的的米仓,听着金子撞击银子的脆响,米吨有时会突发奇想,如果有人能将米白变成正常人,他愿舍去这万贵家财。世上有神医吗?可医术再高明的中医见了米白,也直摇头。

米老爷的心病,管家心里清楚。米白十六岁了,心智还像七岁孩子。 换谁当爹,心都累。 听茶馆的人说,城里来一个白发神医,专治奇难杂症。

管家向米老爷引荐。

神医走进院中,只见其一身灰布衣,头发和眉毛皆白,双眼如电,似能穿透那厚厚的青砖墙。

米吨将儿子的情况如实同神医说了。

神医举起拐杖问米白:“这是什么?”

“一匹马。”笑着的米白模样挺可爱。

“你把马牵出去,拴好。”神医递过拐杖。

“让他去吧!”米白向管家一瞪眼。

管家望了眼米老爷,只好伸手拿起拐杖。

“等等,我要骑。”米白抬腿跨上去。

望着米白离开的背影,神医这才开口说:“少爷的病,要是刚出生时,就好治了。”

听这话,米吨似是溺水的人抓着了一稻草:“还有救吗?只要您能医治,再多的银子,我给。”

“眼下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你敢让我治吗?”神医望着米吨说。

“能治好,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给他换头,你同意?”

“换头?”

“换头。”神医微笑着说,“就是找一个和少爷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孩,把他的头换到少爷的身体上。”

“这……”米吨有点不敢相信了。

“米老爷可以再想想,决定了,再找我。”说完,神医走到院中,从管家手中拿起拐杖,头也不回走了。

米吨把神医刚才的话同管家说了。

管家告诉他,神医临来时说了,换头成功后,两个人都活着,只是少爷的身体还是米白的,头换成别人的。

“能行吗?”米吨一脸怀疑。

“如果头换不成,他愿意用自己性命抵少爷的命。”管家认真地说。

“他这样做图啥呢?”米吨又问。

“图名呗!”管家说。

“我再想想。”米老爷挥手示意管家可以出去了。

望着走向前院管家的后脑勺,米吨犹豫着。神医说的是真的吗?换头后,身体是儿子的,米白有个好脑袋,米家就后继有人了,儿子娶妻,生下来的孩子还是白家的后代。这样一细想,还真能换。再说,没有高明的医术,神医又怎敢用命抵押?

米老爷喊来管家问:“到哪找神医说的男孩呢?”

“这不需老爷操心。您忘了?我家的孩子不就是和少爷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管家贴身上前,小声说,“只要老爷答应了,就要为神医腾空三间房子,他要带着少爷,在里面医治七七四十九天后,外人才可以入内。”

“一切按神医说的去办!”米吨想,少爷的头都交给他了,还有什么条件不能答应的呢。

米吨看着神医带着少爷和男孩进了后院。那男孩真是管家的儿子吗?米吨本想问问管家,不担心吗?想想,还是摇了摇头。

管家安排人将吃的食物送至院门前,由神医自取。整个米家都知道神医在为少爷换头,外人是不能入内的。

院中那棵杏树枝条上的花苞争着鼓,有的撑到砖墙上,疼得树干皱起了眉头。米吨天天在佛前烧香,为米白祈福。

当杏树绽开第一朵粉色的花朵时,院门打开,不见神医,出来两少年。

“神医呢?”米吨问。

我头不痛了,他就走了。”穿着米白衣服的少年说。

“他把我的头换走了。”神似米白的少年指着对方的脑袋说。

望着两个衣着不同,面容神似的米白,米吨又惊又喜。

管家更是惊讶得张大嘴巴。神医呢?头换好了,他银子也不拿,就悄悄走了。

少年抬步要走。米吨拉住他:“你去哪?”

“曾经流浪街上,现在要去找师傅。”少年不以为然。

“你怎么可带着米白的身体上街乞讨呢?”米吨不放手,转脸望着米白。在他心里,手里拉的少年也是米白。现在好了,米白的身体一分二,走了哪个,他都舍不得。

你们不要走了。”米吨说,“是米都归仓哩!”

少年就留下了。大家叫他米仓,米白还叫米白。呆在米家的少年,闲不住,他对米吨说:“我想开家医馆。”

“你懂医?”

“自小长在医馆,学过。”

“你怎么会在外乞讨?”

“随师父坐船顺濉河去扬州给人治病回来,船过泗州,遭遇风浪,师父无音讯,才会流浪泗州城。”说到这,米仓眼神有些伤感。

“你想开,就开吧。米家还就缺个医馆呢。”米吨高兴地说。

“开医馆,让米白帮忙吧。”米仓不舍地看着米白。

米吨知道,米仓离不开米白了。

米仓在东大街开了医馆,名曰:暖春堂。有钱没钱,只要有病人来,都给医治。

暖春堂名响全城。

管家贴着米吨耳边说:“米仓看病,不赚钱哩!”

“发现没有?米白真的不傻呀!”米吨像是问管家,更像是自言自语。

去暖春堂抓药时,管家细一瞅米白,帮着米仓包药,麻利着呢。泗州人说,这两少年就是一对双胞胎哩。每当听到这话,管家就不由想到神医冲着他儿子直摇头那一幕。儿子和少爷生于同一天,不假哩。

望着变得越来越白净的米仓,管家似乎明白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