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文化何时了!
姚日来/编写
这里,先看一篇风水先生的故事:
从前,有位风水先生进山寻找风水宝地,在山里迷了路,走了几天几夜,又饥又喝,疲惫万分。终于从山里转了出来,走到山下一个村庄,见一户人家柴门开着,就气喘吁吁地叩门。
一位农妇正在忙家务,风水先生说:“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农妇舀了一瓢水并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水瓢里,将水瓢递给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是,他口渴难忍,还是接了水瓢,慢慢地吹开干草,小心地喝了起来。
风水先生在农户家休息了几天,并在附近看中了两块风水宝地,临告辞,想报答农户家的招待,但因心中耿耿于怀那把驴草,就将次一点的那块地推荐给农户家:“这是块风水宝地,将先人葬于此,家必兴旺。”
十多年过去了,双方失去了联系。风水先生有一天路过此地,见一户深宅大院的人家正在办喜事,一问,方知是本地最大的富户。
风水先生走上门去,双方都认了出来:正是当年招待风水先生的那户农家,那位农妇已经成了阔老太太。
老太太对风水先生当年的指点十分感激。风水先生忍不住问:“大嫂,当年你为何把一把驴草撒在水瓢里?”
农妇一愣,继而大笑:“先生,你误会了!你不是说几天没吃没喝吗?我把水瓢直接递给你,你要是大口大口地喝,岂不容易把肺喝炸了?我给水里撒把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地小口小口儿喝……”
有人这样得出结论,
最好的风水宝地是人品。
古话说得好,心善不用斋。
这里暂且不讨论最后所得出的所谓结论,但笔者不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当面不问,喜欢乱揣测呢?
也就是说,当年农妇和风水先生为什么都不问和不说。
如果风水先生看到农妇送来的水有干草,就问一句:“大嫂,为何要放一把驴草撒在水瓢里呢?”
如果农妇在送水的时候就说:“我给水里撒把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地小口小口儿喝,这样有益于健康!”
但我们的提倡的文化是,当面不说,自己琢磨!
这种一琢磨,造成了十几年的误会。
这个故事最后假如这样编写:
从前,有位风水先生进山寻找风水宝地,在山里迷了路,走了几天几夜,又饥又喝,疲惫万分。终于从山里转了出来,走到山下一个村庄,见一户人家柴门开着,就气喘吁吁地叩门。
一位农妇正在忙家务,风水先生说:“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农妇舀了一瓢水并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水瓢里,将水瓢递给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但是,他口渴难忍,还是接了水瓢,慢慢地吹开干草,小心地喝了起来。
风水先生在农户家休息了几天,并在附近看中了两块风水宝地,临告辞,想报答农户家的招待,但因心中耿耿于怀那把驴草,就将次一点的那块地推荐给农户家:“这是块风水宝地,将先人葬于此,家必兴旺。”
十多年过去了,双方失去了联系。风水先生有一天路过此地,见一户深宅大院的人家正在办丧事,一问,方知是本地一家农户。
风水先生走上门去,双方都认了出来:正是当年招待风水先生的那户农家,那位农妇已经成了阔老太太。
老太太对风水先生当年的指点十分气愤。风水先生忍不住问:“大嫂,当年你为何把一把驴草撒在水瓢里?”
农妇一愣,继而难过地说:“是呀,先生!你不是说几天没吃没喝吗?我看你落魄难堪,想定为骗子。我给水里撒把草,是为了让你……”
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这样结论,
最好的风水宝地是人品。
好像字都是一样,内涵恐怕已经是颠覆性的。
也许所谓的人品,不是重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事实和结果。
当你有疑惑的时候,请不要猜测,说出来,避免没有必要的误会。
所谓的故事,都是先编的。不妥之处,代表一言之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