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管:你缺什么
(2011-02-22 10:00:53)
标签:
姚日来原创人力资源管理主管中层干部培训杂谈 |
分类: 经典文章 |
姚日来/文
有一次,到一位亲戚经营的石材企业。经过几年的经营,亲戚企业已经小有规模,效益还不错,至少在当地的石材小企业中,还算是佼佼者。当我到其企业的一家铺面,看见一道卷帘门关着。亲戚平时很难在自己办公室,基本都在石材施工现场指挥。于是,我就问亲戚的爱人:“怎么把门关着”。这位亲戚的爱人是这样回答:“门坏了,等我老公有时间的时候修修!”我质问道:“难道不可以喊专门修门的人修吗?”
过了几天,受亲戚之约谈扩大规模之事,主要是想听听我的意见。当我到其企业,还是看到了那一幕,铺面的门还是关着。我开玩笑地问:“门很难修吗?”亲戚爱人一听我再次问及此事,赶紧解释道:“我老公说,这门不难修,等两天有时间可自己修。”
对此,我就对亲戚说:“现在不是想扩大规模的事情,而是怎样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你!目前企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你!你太能干了,以至于什么都包揽包干。比如,连修门的这样事情都要自己干,那你还有什么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你现在忙里忙外,事无巨细,我真怀疑你还能坚持多长时间。现在的问题是改善管理,改善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经常有时间听我的课,就可以扩大规模了。”为此,我们展开讨论如何管理自己的问题。
对亲戚的经历,我在一次几位中层管理人员同事交流过程中提及。有一位同事说:“你不是在将我‘车’吧!”我说:“我的确没有将你的‘车’,我只想谈我的观点,如果主管忙得不亦乐乎,首先反思的是自己!”当然,这位同事有很多客观原因制约着做好科室管理工作,但至少也有一部分自己的原因:自己太能干了。
太能干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如何把自己能干转化为团队能干,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但遗憾的是,每个人成长过程,都有一种惯性,那就是慢慢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我就是这样成功的!”其实,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一定的锐变。当自己是员工的时候,更多的具体工作;当自己是管理人员的时候,如何还沉溺于具体工作,说明是有问题的。但这并不是说不要做具体工作了,而是要改变方式。以我的亲戚为例,当企业在创业初期,为了能够降低成本,节约开支,往往能省就省,自己能干就干;当企业进入一定规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选人、用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能做多少具体事情,比如,那些石材加工数据抄写,完全可以聘任人员来干;卷帘门的故障,完全可以花钱请人来修理。如果自身做事方式无法发生锐变,那么,小作坊还是小作坊,永远成不了大企业。同样,大企业的老板不是做事,而是管人。一个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是带队伍,而不是做具体事情!
那么,当自己陷入很忙的时候,作为主管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自己缺什么?
是否缺能干的干将?选对人永远比做对事来得重要!
是否心知肚明该由谁做“轻重缓急”的事情?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效率更高!
是否有指导下属的技巧和能力?培养下属是自己脱离“忙”的基本途径!
是否有激励下属工作热情!下属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组织效率和工作气氛!
是否有时间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自己的工作效率就是你所在组织效率的天花板!
当我们反思自己缺什么的时候,才知道缺的就是最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方法!简单归纳八个字:“选人”、“用人”、“育人”、“励人”。
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家有贤妻,就抽玉溪
个人简介:
姚日来,烟草行业十大知名培训师,工商管理硕士,红塔集团战略研究员,现担任红塔集团人才开发管理科负责人,集团管理类首席内训师,《销售与市场》烟草专刊特约撰稿人,烟草在线专栏专家,玉溪顺兴石材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浙江省温州亚美信管理咨询公司、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公司、玉溪三维知识管理咨询、北京清蓝管理咨询、昆 明君略咨询、厦门启智管理咨询公司等国内多家机构特邀培训讲师,玉溪聂耳书城大讲坛专家组成员。曾担任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昆明班教练,北京远京管理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西南负责人。有着丰富的企业培训和管理咨询经验,曾为红塔集团、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广东中烟、浙江温州烟草、四川烟草、四川南充烟草、四川内江烟草、四川乐山烟草、福建南平烟草、西藏烟草、江西烟草、红塔铝业、昆明铁路局、云南烟草学会工业委员会、玉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玉溪江川烟花爆竹企业、云南省人事厅、云南包装厂、昆明世昌经贸、昆明泰丽国际酒店、河北驼马集团等几十家企业组织内训和管理咨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聘讲师,主讲《应用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职业规划与管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课程。曾在《销售与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理财》、《中国驰名商标》、《现代物业》、《东方企业文化》、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烟草在线等杂志网络媒体发表各类文章上百万字,详细了解请“google”或“百度”姚日来。
姚老师培训联系电话:0877-296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