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户市政府办公楼顶层上的乱想
--日本培训日记之六
今天是周一,我们来到日本神户市政府的办公楼。日官员用一上午的时间给我们介绍1995年那场大地震后城市的重建情况,老实说,他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同我们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一些新的理念并不是我们没有,但人家做得比我们好。比方说,城市的私搭乱建,整个市只有6个人管,却得井井有条,不仅仅因为土地制度,国民素质,还因为法律的严格,仅查到了可以判刑这一条就够狠的;建筑企业违规,政府可以告知银行,不予贷款;工地有违规行为,政府可通知断水、断电、断气。当然,这也涉嫌违犯合同法,但银行以及公共保障公司都会认为,公共利益为上。这很了不起,每每听到这些,我们往往感慨:中国的事儿难办!
中午12点后,神户市政府官员将我们带到大楼顶层,又一个市民观光中心。在日本的城市,政府的大楼往往建在较繁华的地段,且一定是一个很高的建筑,而顶层又一定是留给市民观光用的,在那里有咖啡店,有小吃店,据说,每天要到晚上11点才关闭,即使只有一个人来,工作人员也会热情地给你倒杯水。又据说,市民对政府办楼的气派与否很在意,说那是市民的面子。可我们一些办公楼却常常很难找,市民要想随便进出也不那么容易,就更别说搞什么观光层了。
站在24层的神户市政府大楼顶层,眺望依山临海的城市风光,能让心潮澎湃,我想,总有一天我们也能这样。毕竟这样做是先进的,文明的,进步的,应该成为一个方向。
神户,一座世界闻名的海港城市,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城市。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7分,那场超过11度的大地震,让这个只有140多万人口的城市在忽然间减少了十万人。至今,在这个被东西走向的六甲山,分成两个截然不同区域的城市,仍然刻意地留着许多不能忘却的印记。但当你站在这里,你不得佩服这里的政府、这里的人民在十五不到的时间,不仅把这座几近成为废墟的古都建设得如此美丽迷人,还能让防灾抗震意识在这里如此地深入人心。
也许,神户的美丽能让人在这个市民观光处能够读出点什么,但愿首先读懂的是我们而不是别人,我们必须努力!
明年将是这个城市走过那场大灾难的第十五周年,老师说,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处在四大版块交汇处的日本在未来三十年内必有一场大地震。在此,我要祈祷上帝,别让这如画的城市艺术精品再毁于一旦,别让人类再遭涂炭!
明天,我们在参观完日本国家地震试验基地后将途经大阪返回东京。唉,住海边观景洋房的好日没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