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灾能否震醒个别房企的良知?

(2008-05-20 11:43:48)
标签:

杂谈

天灾能否震醒个别房企的良知?

天灾能否震醒个别房企的良知?

    没有预报,没有征兆,一场天灾就这样降临了天府之国的汶川。在人命关天的的“天灾”面前,我们看到了中央政府的英明果断,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我们触摸到了一个坚贞不屈民族的气节灵魂。

   也许,在五月的这一天,你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安然无恙的,可是当你目睹地震灾区孩子们那一脸的惊惶,那正从废墟里伸着求助的手,我们的房地产企业有没有人回望一下自己开发出来的楼盘,有没有手摸一下自己的良心,吓出一身冷汗?如果没有,丑陋的愚昧继续丑陋,这灾难或许会离你并不遥远。此一刻,我有一种冲动,真的想组织那些问题楼盘的开发商到灾区去,让他们在灾难的现场自己发布一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近些年来,“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报章上,社会公众对一些房地产企业也有颇多微词。现实是,扛起“责任感”大旗的寥寥无几,房价一涨再涨不说,房屋质量问题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昨天,面对消费者的质量投诉,一个房地产企业仍然在那里趾高气昂,自圆其说,我不禁要说,汶川地震就是一本血写的教科书,你摸着良心去读吧!建筑质量,关乎人命,房地产企业责任重于泰山。

    地震自古就有,人们是无法控制。可是,在这个生命与灾难的博弈中,我们的房地产企业除了捐款、献血还能做些什么?依我看,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房地产企业都有必要以此为“契机”,重新考量自己的社会责任。

    房屋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而是关系到天下所有人福祉的特殊商品。无疑,汶川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所引发的严重伤亡,必然引发了人们对各种建筑抗震质量的关注。我们相信,在这场地震中,有许多建筑物是因为地震的强度实在无法抗衡而倒塌或损毁,但是有没有房屋的质量问题也成了吞噬生命的杀手?有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

    确实,房地产商们在开发房地产项目过程中,需要以足够的良知扛起百年大计的基本的责任,但是,把如此沉重的责任全部压到以利润为目的的开发商们的身上,未免过于理想化。有良心,敢担当,当然值得尊敬,但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这种良心就只能被淹没。

    20世纪90年代初始至今,在商品房开发建设市场买卖开始出现并活跃后,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等相关的建筑质量和防震防灾的严格规定和要求,而且这些标准很多都是强制性的,如果真的按国家抗震指标的要求,从理论上讲,合格质量的楼房在地震的一瞬间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死亡率,但理论归理论,再好的规章执行不好也是一张费纸。

    有专家说,现在,我们在建筑施工中仍然缺乏有效监管,地震在一些责任主体那里,仍然是一只还没到来的狼,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刻意减少钢筋数量,甚至使用劣质钢筋以次充好,大大降低房屋的抗震性的例子并不少见。有人说类似的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都不鲜见。可是,在日本却有一个著名的例子,2005年,一位建筑师被发现编造了几十栋公寓楼的抗震数据。此事曝光后,政府紧急实施的建筑抗震性复查,导致连续几个月都未有新建筑获准开工,几乎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显然,天灾无可避免,“人祸”理应斩除。

    再大的灾难也有过去的一天,但它留下的伤痛却只能慢慢痊愈。是的,当我们十三亿颗心阳光般地朝向汶川,当我们十三亿双手旗帜般地朝向汶川,此刻,也请建筑商、房地产开发商们,摸摸自己的良心,掂量一下“人命关天”的重量吧。  (此文为周四竞报专栏稿,请勿先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